12月25日日,湖南省各地针对网友给省委书记徐守盛的64条留言做出公开回复。(12月26日人民网)
64条网友留言齐刷刷的给了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如何把这些网络声音传递到书记手上?如何把这些问题摸透搞明白?如何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对于这一连串的问题,不仅湖南相关部门在思考,而且网友在关注,群众在期盼。从这个意义而言,对网友留言的集中公开回复,其实就是一种关注基层、关注民生的作风与态度,或者说这本身就是一次走基层。
作为地方主政者,要考虑的大事情肯定很多。就湖南来说,既要抓全面深化改革,又要抓小康湖南建设,还要抓依法治省的推进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哪一项工作不是重中之重,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再忙再累,再有天大的大事情,老百姓的需求,老百姓的声音也必须要听。
应该说徐守盛书记对网络声音的重视也不是偶尔为之,或者是应付了事。从湖南近年来的具体情况看,徐守盛书记历来都十分重视网络问政,曾做客人民网,并与网民进行亲切交流,应该说积攒了较高的网络人气。从64条网友留言看,本身就说明广大网友信赖书记,因此才愿意把掏心窝子的话讲给书记听。
有问必答,回复既要及时,更要到位。从徐守盛书记公开回复的内容看,回复都是实打实的,没有答非所问,更没有打太极和绕圈子,没有老百姓常说的“八股”气息。有问题说问题,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回避,不包庇,不打妄语。
拿第一条留言来说,一个返乡农民直指农村低保问题、基层政府的行政效能问题及水稻种植问题。客观而言,这些问题都带有普遍意义,在回复中本可以泛泛而谈,说一些大的方针政策就可以了。而省委书记却逐条逐款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既有详实的数据支撑,也有明确的法规政策说明,其中许多的提法和做法都是基层具体工作的反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基层的一线的具体查证与了解,应该说就写不出如此详尽的回复,就找不到关键的回复要点。
以此为缩影,对于这64条网友留言的问题指向来看,既有带个性的自身待遇问题,也有带共性的政策性问题,但无论是哪一类问题,都毫无例外的指向了真实的民生问题。有低保问题、双证办理问题、棚户改造问题、乡村交通问题,有地方大气污染问题、非法采矿问题、企业污染问题,还有校车安全问题、教师补课乱收费问题、行政乱收费问题,更有机关事业单位人浮于事问题、驾照考试中的舞弊问题、基层干部违规违纪问题等等。
要精准有效回复这些问题,就需要把精力和目光投向基层,需要相关部门去切实解决的这些问题,不管这些问题是否属实,至少要有一个基本的情况掌控。而这个回复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次的走基层,就是一次次对基层问题的面对面。从留言问题的类型分析,应该说客观反映了当前湖南基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相关基层干部对政策的宣传解释不够到位,某些地方甚至还存在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的问题,并且在法治建设上也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作为地方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徐守盛书记对64条网友留言的公开回复为标杆,主动听取群众声音,持续深入基层实际,多一点网络思维,多一些网络问政。不仅要认真倾听网络声音,更要着力解决民生矛盾问题,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赢得群众支持,才能汇聚各方力量。
文/刘大福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刘大福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