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湖南省各地针对网友给省委书记徐守盛的64条留言做出公开回复,迅速成为舆论热点。一些网络名人表示,湖南省委书记回复网民诉求,是对网络问政、百姓民生的重视,见证了湖南省委在网上执政的新常态。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普及,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已经渗透至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建设、经济贸易、公共服务、文化传播、生活娱乐的新型平台和变革力量,也日渐成为民众表达诉求的主要渠道之一。如何对待这些民意诉求,既代表着一个地区主要领导对待网民的态度,也是一个地方积极问政于民的风向标。
从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集中回复64条网友留言的内容来看,民生诉求占有很大比重。人民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待网民诉求态度如何已经直接关系到为人民服务的成色。如今湖南主政者集中回复网友留言,就已经实实在在地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解决民生诉求落到了实处。
省委书记集中回复网友留言,也是湖南重视网络问政的最美缩影。这是因为,随着网络不断普及,网民已经逐渐不再满足于个体情绪的表达,而更期待对社会公共事务活动的参与和互动,这一期望也在省委书记留言板上显露无疑。而今省委书记回复网友留言,实际上回的就是民声、民生,得的是民心、民意。以此为缩影,问计于网络,问计于网民,近年来已经越来越成为湖南问政于民的重点和新常态。
省委书记集中回复网友留言,更彰显出对网民力量的由衷重视。毋庸置疑,网络时代人人手上都有一支“麦克风”。在如此大语境下,公众意见的“根”有很大一部分扎在互联网里。先前沸沸扬扬的“躲猫猫”事件、邓玉娇刺死官员事件等,就已充分显示了网民的力量。而今省委书记集中回复网友留言,是对民意的充分尊重,有利于凝聚网民智慧推动湖南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不管承认不承认,在网络日渐普及的新时期,能不能获得真实、高效的社情民意,能不能积极参与、影响并引导网络民意,并与之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已经直接考验着党与政府的执政能力。徐守盛集中回复64条网友留言,就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即要把网络问政的主动权自觉交给公众,切切实实克服“官本位”思想,真真正正让网络问政成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成为人民群众的“出气筒”、“发音器”。
事实上,近年来网络问政在湖南风风火火,从最高主政者到基层政府大多都已经建立健全了网络问政机制,“一条网上链接民意之路已经日渐清晰”,网上政府“新常态”日益显现,充分体现出湖南更加注重民声、民望的施政理念。而今省委书记徐守盛带头重视网络民意,更有助于推动湖南网络问政的进一步发展,汇集民智凝结民力,为建设小康湖南、实现湖南跨越式发展注入磅礴的正能量。
文/秦豫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秦豫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