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湖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郭开朗在人民日报撰文《树立为民服务的进步观》指出,领导干部所追求的一切进步,归根结底都应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谋利。文章强调,领导干部还应摆脱以职务论进步的“官本位”束缚,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提升素质、做好工作上,以过硬的工作能力“强身”。
进步观是每个人对进步方向和进步路径的一种看法。追求什么样的进步、怎样追求进步,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认真思考和解答的一个重大课题。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总是追求进步的。党员干部想要求得政治上的进步、职务上的升迁,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在于,进步观是否正确。
一个人进步观的不同,对待进步的态度就不同,追求进步的方法也不同,最终的结果自然也不同。现实中,党员干部对进步观的理解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有些党员干部把职位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平台,把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不为名利所累,不为后路分心,不攀不比、不贪不占,一心扑在工作上,还有的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贡献了自己的一切,最终流芳百世。但也有少数干部把职务晋升看作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唯一标志和主要追求,不是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强素质、谋事业、解民忧上,而是整天琢磨着升官发财,权欲熏天,心浮气躁,跑官要官,三年不动就有失落感,信仰缺失了,价值扭曲了,心理变态了,腐化堕落了,最终遗臭万年。不同的进步观,导致了人生的不一样。
当前,有一些党员干部存在进步就是职务晋升的“官念”:有人提拔了,觉得是莫大的进步,恭贺之余不免艳羡;而对于没提拔的则另眼相看,认为是没进步、无出息,不屑一顾。这种以职务论进步、唯岗位论英雄的想法,说到底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必然会产生两种错误导向:一种是职务晋升者在恭贺吹捧中容易飘飘然忘乎所以,继而把过多的心思放在谋求职务升迁上,忽视自身素质提高;另一种是未能提拔者容易因此心理失落、情绪低迷、意志消沉,进而怀疑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成果,造成自暴自弃。
显然一些干部看进步看职务升迁是非常片面的,也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实际上,广大百姓看干部的进步,主要是看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与激情,主要看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表现与态度。那些心里没有老百姓、私心很重的干部,就算进步再快,职务再高,群众也不会认可。而那些淡泊名利,在平凡岗位上任默默无闻、劳任怨地做着小事、实事、好事的干部,群众更不会忘记。浙江省玉环县委组织部组织员杜洪英,是一名档案管理员,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在组织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30多年。当组织上考虑将她提拔到外单位担任领导干部时,她总是主动放弃,仍然兢兢业业地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她看来,“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一种进步”。这种朴实的“进步观”,使她成为“全国优秀组工干部”,这也是最值得追求的进步。
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途径有很多,切忌以职务高低论进步。尤其是踏入“仕途”的官员,更要全面正确的理解和对待进步,心胸开阔一些,言行务实一些。对待自己的进步要有平常心,不得意于一时的进步,也不埋怨于一时的挫折;对待他人的进步要见贤思齐,虚心向先进学习,善于汲取经验,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真正树立起为民服务的进步观,脚踏实地的干好本职工作,以感恩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成长为一名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文/吴展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吴展团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