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乡一体化与民生发展的“望城模式”

来源:红网 作者:谭小平 编辑:刘艳秋 2014-11-11 11:44:35
时刻新闻
—分享—

  望城是雷锋的故乡,2011年5月撤县设区,辖10个街道、11个乡镇,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湘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围绕打造“省会长沙最亮丽名片”和“湖南统筹城乡示范区”的目标,依托自身优势,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现代化公园式城区建设,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望城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区域综合实力相继跻身“全省第二”、“中部十强”、“全国百强”。
  
  2013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7.5亿元,同比增长13.7%;工业总产值812亿元,增长21.3%;固定资产投资475.6亿元,增长46.9%;财政总收入50.1亿元,增长3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亿元,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4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62元。今年1-9月,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2亿元,增长11.3%;工业总产值677亿元,增长24.1%;财政总收入40.3亿元,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429亿元,增长2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亿元,增长21.6%;上半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33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0元,增长10.5%。
  
  一、大力推动城乡互动共融,着力打造统筹城乡的示范区
  
  我们坚持把城乡统筹作为同步解决农村问题和城市问题的金钥匙,秉承“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久远的就越是新鲜的,越是特色的就越是大众的,越是生态的就越是现代的”理念,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构建了以都市为核心、以乡镇为纽带、以村落为节点的城镇发展格局,望城被评为全省新型城镇化暨城乡统筹示范区。加快发展都市区。抢抓打造湘江“百里滨水走廊”机遇,把滨水新城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的前沿阵地,按照绿色、集约、智慧、低碳城市功能区的要求,强化生态保护与利用,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加快推进斑马湖、月亮岛、大泽湖三大片区开发建设,着力打造精美、精细、精致的城市名片,城镇化率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全面提升特色镇。坚持分类指导、一镇一特,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原则,突出文化引领、资源带动、生态优先,打造了一批文化名镇、休闲名镇、生态小镇和经济强镇,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突出、互动并进的乡镇发展格局,特别是初步打响了以“靖港古镇、乔口渔都、铜官陶城、新康戏乡、书堂小镇”为代表的湘江古镇群品牌,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迅速升温。靖港古镇的文化旅游产业带来了古镇人气指数持续攀升,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加速复兴,仅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就突破16万人次。旅游人数的增加,给当地群众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创业机会。目前,该镇旅游业直接为本地人员解决就业岗位500多个,景区内居民仅靠出售芝麻茶、甜酒、纪念品等,每户年纯收入近10万元。乔口渔都以“渔”、“乐”为特色,依托柏乐园聚集人气、培育产业,短时间内集镇常住人口就由4000人增长到1.2万人,门店租金和地价增长4倍,30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人均年收入从6200元增长至24000元。积极建设新村落。按照“生态、整洁、美化”的要求,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投入力度,规划建设一批经济强村、生态靓村、文化古村、文明新村,打造了光明大观园、彩陶源村、银孔围组等具有湖湘特色的美丽新村落。
  
  二、大力推动城乡品质倍升,着力打造省会长沙最亮丽的名片
  
  我们将望城全域作为一个大公园、大花园和大观园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坚持建管并重、城乡并重两个原则。做到建设与管理并重、城市与乡村联动,加快推动老城区与新城区全面对接、城市与乡村深度融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用好综合执法、百姓城管、重奖重罚三大法宝。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构建“大城管”工作体制;整合行政处罚权和执法力量,组建行政综合执法局,推行联动式、一站式执法,大幅提高了执法效率。成立百姓城管协会,动员群众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招募志愿者近10万人。建立城市管理严管重罚机制,每月进行考核排名,严格兑现奖惩并公布考评结果,有效激发城市管理的活力。实施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四项举措。以“广种树、多栽花、不露黄”绿化大行动为重点推进全民绿化,栽种树木82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72%,2013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以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推进环境净化,让每个角落都像公园一样干净整洁、清新亮丽,2012和2013年城乡环境卫生分别排名全省第二和第一名。以“十美”创建活动为重点推进城乡美化,精心打造了雷锋雕像、希望广场等30多个城市节点景观。以“两路两片”提质改造为重点推进城市亮化,着力擦亮“美丽望城”的靓丽名片。
  
  三、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着力打造望城经济的升级版
  
  我们牢牢把握产业转型升级这个关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自主创新,促进三次产业互补、互动、互促发展。近三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在13.6%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速均超过30%,三次产业比优化为7.6:73.5:18.9。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园区建设,构建了以望城经开区、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区中小企业园为核心的“一区一园一基地”发展格局,望城经开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招大引强、企业扶持、产业培育和生态环保,出台十八条工业扶持政策,每年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1亿元,培育了有色金属及先进制造、食品加工、商贸物流、航空航天等主导产业,涌现了晟通科技、金龙铜业、旺旺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2013年望城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荣获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一等奖,2014年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力推进“一江两岸”开发,大力发展高端房产、总部办公、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着力引进了龙湖地产、新奥燃气总部、湾田国际、金桥国际、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等优强项目,湘台文化创意产业园、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推进,长沙柏乐园、铜官古街、光明蝶谷、东湖湿地公园火爆开园(开街),欧阳询书法文化园即将建成开园。现代服务业发展来势看好,近三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分别达18%、16.5%。旅游业发展持续升温,2011年至2013年,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达18.7%,2013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3亿元,仅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光明蝶谷、靖港古镇就分别突破21万、16万人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坚持“生态+科技+休闲”的发展思路,发挥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平台载体和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培育休闲农业企业600余家。成功承办中国(望城)第四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和世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城市(城区)联盟第一、二次峰会,望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近年来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2013年达到21462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优化为1.5:1,优于全市、全省同期水平。筹建长沙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已制定涉农资金整合试验、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改革试点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试验方案。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先后建立国家级实验室、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37个,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湖南省首家法人实体有色金属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成功落户。引进金桥国际商贸城、湘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大型和特大型就业创业市场,预计全部建成后专业市场面积将达2000万平方米,可容纳上万家企业和商户入驻。打造了黄金创业园、新雅创业园、金荣科技园等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目前已有80家企业签约入驻,全部建成后可以落户200余家中小企业。
  
  四、大力推动全面小康建设,着力打造人民幸福安康的新家园
  
  我们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社会事业优质、均衡、全面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使全区人民享有更高的收入、更健全的社会保障、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安宁的生活环境。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将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5%用于困难群众帮扶,望城民生支出和财政对民生项目的保障到位率位居全省第一。全面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同等待遇,率先全国将廉租住房保障覆盖面延伸至乡镇。推动扶贫济困工作常态化,建立雷锋580紧急救助机制,筹集雷锋慈善基金1.1亿元,2013年以来累计发放紧急救助资金800万元。大力完善基础设施。以道路建设推动市政设施向中心镇延伸,实施“横跨湘江”、“快速串城”、“畅通东西”、“接通南北”等四大工程,全区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并向组向户延伸,基本建立了东西相接、南北相连、整体互动的全域交通网络,形成了直达中心城区的“20分钟交通圈”。特别是随着京港澳复线(望城段)、全长21.5公里的黄桥大道、全长10公里的湘江大道北延线的建成通车,全长18公里的潇湘大道北延线的即将竣工,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实现蓄水通航,以及芙蓉北大道的启动建设,望城对接长沙、策应全省、融入全国的开放型交通体系已具雏形。加快推进城市供水、供电、通讯、污水处理、“三网融合”等配套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街道16项市政设施和乡镇12项标准化市政设施建设,集镇街道、公办幼儿园、农贸市场、敬老院、卫生院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每个乡镇建成了一个污水处理厂、接通了天然气主管道,乡镇宜居指数和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强化城乡公共服务。中小学合格学校创建率达100%,城乡“三级”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现基本药物零利润销售,人民群众看病难、养老难、上学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工程,每年安排创业扶持资金2000万元,累计扶持创业项目600多个,初创型企业年均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5500人,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5万人。切实加强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行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持续开展打击阻工闹事、强揽工程的“铁拳行动”,深入实施“万人红袖章”巡防工程,强化生产、交通、消防、食品等领域常态化监管,有效化解信访历史积案,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2012年和2013年我区综治公众满意度和公安民调工作均位居全市第一。

    文/谭小平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望城区委书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谭小平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4/11/11/351854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