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遇上可说服的“借道”

来源:红网 作者:高亚洲 编辑:程赛 2014-10-30 21:02:50
时刻新闻
—分享—

  一篇题为《万家丽修路,家长想向环保厅“借道”》的报道过后,每天上学需穿行于大唐公寓和湖南省环境保护厅路段的孩子们,想是可以欢欣雀跃地说:有了环保厅的临时通道,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上学安全了。因为,省环保厅后勤处相关负责人已经明确表态,为了孩子们出入安全着想,同意孩子们上学放学期间借道从省环保厅大院通过。(10月30日《潇湘晨报》)
  
  依然有必要梳理一番个中的来龙去脉:因市政施工的需要,平素孩子们上学的路段成为临时车道,给孩子的上学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家长们希望通过借道于环保厅,以避开这段危险的路,在经由媒体的“传达”后,一条安全的临时通道顺利搭建。从公民的民意诉求,到媒体的主动介入,再到公权力的积极回应,捧生出的是令人欣慰的温暖和人性——为了孩子们的出入安全着想。
  
  孩子们是幸运的,幸运的不仅在于有敢于积极主张权利的父母,也不仅在于遇上能主动介入的媒体,更大的幸运乃是在于遇上可说服的“借道”。毕竟,一个无法否认的现实是,一些不可说服的强硬,仍然在野蛮地生长着。于此而言,这不仅是一群孩子的幸运,更是一个城市在这个秋意渐浓时分的真切温暖。
  
  利益的多元化,或是现实的权利格局下,人与人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社会与公权之间,总有不由分说的冲突在上演,一种不可说服的治理状态,所消耗的不仅是额外交易成本,更是在纷纷陷入的冲突之门中,或迷失、或失望、甚至是绝望。但是,从这次生鲜的温暖来看,对话的欲望其实在每个阵营中滋长着,所需要的不过是放下不可说服的固执。家长、媒体、环保厅、学校、社区,从容的诉说、积极的传播、热切的介入、主动的配合,如同丝丝相扣的不同环节,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正是有任何一方的不缺席,才有温和的表达,才有智慧的折衷,并于官民互动中,找寻到最大公约数,直到抵达那可说服的“借道”。
  
  这种温暖的遇见,甚至是可以“传染”的。根据我们的了解,那里一个原本要封闭的通道,在相关部门那也有了“市民在这里确实有通行的必要”。或许,这会是一次新的可说服的遇见。
  
  文/高亚洲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高亚洲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4/10/30/350835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