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发展大数据产业,打造“东江数谷”

来源:红网 作者:罗宏 编辑:程赛 2014-10-27 14:38:00
时刻新闻
—分享—

  大数据是指规模远远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处理能力的数据集合,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早在1980年,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大数据热情地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而时下,“大数据”已成为最火热的IT行业词汇,随之而来的数据仓库、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围绕大数据的商业价值的利用逐渐成为行业人士争相追捧的利润焦点。大数据日益形成一个事关国家社会发展全局的新产业。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大数据时代正式开启,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如今,欧美等发达国家把数据资产上升为国家战略资源。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预测,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大数据市场,2020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我国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2012年,国家发改委将数据分析软件开发和服务列入专项指南;2013年,是我国大数据元年。科技部将大数据列入973基础研究计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支持海量数据存储、处理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今年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建议:我国应制定大数据国家战略,并在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关键技术等方面作出顶层设计。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个新兴产业还处于发展布局阶段。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大数据产业必备的超大规模的云计算基地,对气候、水资源、电力、地质等的要求很高,令众多地区望“数”兴叹。尤其是温高电少的湖南属于不适宜地区,属于三类地区被排除在外了。新近开工建设的东江引水工程使得地处湖南南部的郴州则拥有这些方面得天独厚的综合条件,堪称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选之地。自资兴星红村起,经苏仙区桥口、望仙到郴州市长近40公里的引水管道是沿郴州大道伴山而行,形成这40公里的冷源带。把这一百多平方公里设计规划成“山水数谷”,是充分利用郴州自然禀赋,发挥郴州“冷水+高铁”优势,推动大数据产业聚集的必然选择。
  
  据网上公开的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约有三十个城市布点于云计算的发展。从规模上看,主要以企业自建的传统数据中心为主,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超大型数据中心。从空间分布上看,主要建在东北、西部等电源较为充沛的寒冷地带,远离市场。在气温高的中东部很少,尤其是温高电少的湖南似乎是被自然的排除在外了。从发展趋势来看,当前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方面由于规模的扩大,正在由大城市向外部迁移;另一方面,由于节能技术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正在由人口稀少东北、西部等向南部迁移。例如,自2013年起,贵州贵安、云南玉溪相继建设国家级云计算基地。
  
  虽然数据中心是高耗能项目,受能源短缺和自然条件限制,而电足、水冷、气净、灾少的郴州恰好具有得天独厚的能源和处于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城市群结合部中心的区位优势,完全可以承接起这一产业转移,从而带动郴州和大型企业间的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科技人才资源的集聚。从这个角度来看,郴州建设大数据中心基地可以有效弥补中国南方和中部地区大数据中心不足的缺陷,未来该大数据中心基地将成为中国乃至于世界的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节点。
  
  一、郴州发展大数据产业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优势突出,业态优势独特。郴州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是华南经济圈与内陆经济关联的重要通道和节点,是湖南扩大开放的前沿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具备建设开放型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缘条件。
  
  郴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长沙、广州一小时生活圈的交接点。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构成互通的交通网络,有利于郴州由交通节点城市迈向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郴州通讯发达,电信网络遍布全市城乡。郴州1000公里范围内就有广州、上海、西安、成都、武汉、南京、重庆、郑州8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完全具备了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云计算、大数据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消费、文化创意、先进制造等领域新兴业态的独特的优势。
  
  2.自然资源禀赋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发展大数据产业,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四大基本要素是:电能、空气净化率、冷却源和地质稳定性。首先,双电源支撑。年发电量13.2亿kW•h东江水电站和总装机容量209MW华润电力鲤鱼江火电厂有足够的电力,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提供双电源支撑点。其次,低温冷能资源富集。东江水库总水量45亿立方米,湖水常温是8-10度。为设备冷却提供了天然的冷能资源。无论是采取风冷、还是水冷,机房设备的冷却成本可以低到忽略不计,是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首选之地。再次,郴州的空气质量好。据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绩效评估》报告显示,郴州是16个全国空气质量最佳城市之一。最后,地质结构稳定。据有关部门测得郴州东江水库自蓄水以来已发生地震4000余次,最大震级达3.2级。因此,郴州东江一带的地质结构是稳定的。
  
  特别要指出的是即将开工建设的东江引水工程年取水量为1亿立方米,东江引水工程近期供水规模为30万立方米/天。至少可为600万平方米的机房提供水冷降温,目前我国数据中心总量约50万个,其中经营性数据中心机房有1000多个,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只是600万平方米的4分之一,具有强大的扩展空间。引水工程全长39公里,含6103.5米的引水隧道和32.99公里的输水管线,如果采用输水管线表面风冷,那提供的面积可能是上百亿平方米的概念,把全球的数据中心机房搬来都能满足。
  
  近年来,郴州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城市化率由2005年36.8%上升到2013年47.03%。郴州成功创建了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3.发展势头强劲,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16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9.8:57.6:32.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36256元,增长10.3%。
  
  4.高新技术产业群初具规模。2014年,郴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了64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上半年的总产值达393.3亿元。全市相继启动了“郴州大学生创业基地”、“中山大学孵化器”、“国际企业孵化中心”等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各类科技平台71个,其中公共创新服务平台8个,技术创新平台52个,区域科技创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11个。
  
  (二)劣势分析
  
  1.不符合五部委的《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中规定。温高电少的湖南郴州属于其他地区即基本上是不能发展大型数据中心的三类地区。
  
  2.科技人才缺乏,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郴州市每万人口专业技术人员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还具有郴州市的特点。一是人才总量少。全市各类人才总量为23.58万人。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占62.87%)、卫生(占20.8%)。三是高层次人才少,具有从事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的人才更少,导致部分企业技术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差、人才难引进等恶性循环局面。
  
  3.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创新体系建设不健全。2009年,郴州市科技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0.1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目前,郴州市仅有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0家市级研发中心,与郴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三)机遇分析
  
  1、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2013年,科技部将大数据列入973基础研究计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支持海量数据存储、处理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正在构建20个独立机架数量在1万个以上的超大型、PUE在1.5以下的数据中心。
  
  2、到目前为止,这个新兴产业还处于发展布局阶段。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大数据产业必备的超大规模的云计算基地,对气候、水资源、电力、地质等的要求很高,令众多地区望“数”兴叹。而地处湖南南部的郴州则拥有这些方面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堪称发展大数据产业的首选之地。可以说,目前的郴州市正面临有史以来发展新兴的大数据产业,建设智慧城市的最好机遇。
  
  3、目前国内约有三十个城市布点于云计算的发展。从规模上看,主要以企业自建的传统数据中心为主,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超大型数据中心。从空间分布上看,主要建在东北、西北部等电源较为充沛的寒冷地带。在气温高的中东部很少,尤其是温高电少的湖南更少。从发展趋势来看,当前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方面由于规模的扩大,正在由大城市向外部迁移;另一方面,由于节能技术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正在由人口稀少东北、西北部等向西南部迁移。
  
  (四)挑战与压力
  
  1、由于温高电少的湖南属于《五部委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规定的其他地区。因此,现已开工建设的东江引水工程给湖南、给郴州带来了绝处逢生的机遇。如何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推销郴州的大数据优势,建设中国乃至于世界级的绿色山水大数据基地,才是湖南郴州面对的最大的挑战与压力。
  
  2、大数据产业是新发展起来的产业,就全国范围内研究这方面的人才还是很少,郴州研究大数据产业人才几乎是零。因此人才问题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很大。
  
  3、由于前段时间有的政府出于宣传的考虑和政绩冲动,贪大求全,一哄而上,在个别地方云计算变成了云地产。特别是一些地方数据中心建好了,但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天气寒冷,数据中心和相关产业的技术人员都不愿意过去工作,造成浪费。因此,郴州在这大数据热度不如前几年,但热浪不减的关键时间,能不能异军突起,后发制人成为南方乃至中国、世界的绿色“山水数谷”?
  
  二、打造“山水数谷”——郴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郴州虽然具备一系列发展大数据中心的硬件优势,但缺少软件支撑。如何发挥郴州东江湖冷水和高铁的优势,引入优质资源,补齐郴州人才、科技、金融等要素“短板”,推动郴州数据产业无中生有,大力发展。为郴州的起飞增添新引擎,湖南的弯道超车提供新机遇。为此,笔者对郴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理论前瞻性研究,编制郴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对大数据产业进行“顶层设计”。建议立即成立以市政协为主的郴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课题组。跟踪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分析郴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和可行性。并提出下一步发展思路,编制郴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对大数据产业进行“顶层设计”。同时,研究制定吸引专业人才的配套政策,定期组织举办与大数据相关的研讨、宣传等活动,在郴州营造良好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氛围。
  
  2、建立国家级大数据技术产业园(产业基地),推动大数据产业聚集,打造“山水数谷”。建议整合郴州市出口加工区、有色金属产业园、资兴市经开区和苏仙区桥口、望仙等单位,成立郴州“山水数谷”大数据技术产业园。形成以郴州为依托,联合长株潭的云计算产业基地、高新区软件园、保税区数字出版基地等国家级网络产业基地湖南大数据产业布局,借助北上广深资源,吸引中国乃至于世界范围内数据挖掘、数据存储、数据中心等企业落户湖南郴州,积极申报建立国家级大数据技术产业园(产业基地),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加快湖南大数据科技产业的发展。
  
  3、积极组织技术应用示范。建议以湘南学院为基地,重点在医疗、教育、交通、城市管理等领域进行应用示范。培养大数据分析师和工程师等中级职业人才;支持各级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大数据相关专业(工种)的基础性人才,为发展大数据产业输送高素质、批量化的专业人才。市科委同时设置郴州大数据技术专项,组织国内研发与应用企业联手实施技术攻关与产业化项目,以重大项目面向全球征集机构和企业落户“山水数谷”。
  
  4、组建大数据产学研创新联盟。采取“企业带头、政府支持”模式,推进郴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建议以郴电国际为主力,全面整合郴州大数据产业资源,邀请北上广深等地高端机构加入,组建郴州大数据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争取成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联盟。依托产学研联盟,定期发布大数据年度发展报告,通过组织合作研发、推动产业链融合、制定行业技术标准、策划业界交流活动、维护行业信用等,着力构建健康安全的郴州大数据产业生态环境。依托产学研联盟,联合北大、中科院等单位,策划举办中国郴州大数据高峰论坛。
  
  文/罗宏(作者单位:中共嘉禾县委党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罗宏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4/10/27/350365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