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我们时代的浩然之气

来源:红网 作者:龚鹏飞 编辑:刘艳秋 2014-09-12 17:48:37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人民日报》连发两文,对湖南卫视的《绝对忠诚》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摄制组的光荣,也是网络媒体推动的结果——在《绝对忠诚》播出后,网络媒体自觉地承担使命,迎着时代的价值呼唤,夹潮带浪地推出了一系列评论,成为纪录片绕梁不绝的画外音。网民们对这个纪录片的兴奋,也增添了这个纪录片的神奇。这个节目赢得了当下中国的人心,也证明了一个道理,我们的时代需要浩然之气。养我们时代的浩然之气,铸造我们时代强大的魂魄,是向善中国人的心愿。
  
  浩然之气,实际上是对中国人气节、操守、风骨等等的概括。自从孟子提出“吾善养浩然之气”以后,这个词语成为逶迤中国历史地标中的强劲的白光。一代代有良知的民族先驱,把它作为理想人格的目标,一以贯之地贯穿于人生实践。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宁死不屈,“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令人感慨而唏嘘。《三国志》里面的猛将张飞,“担忧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其气节也令人震撼。至于柳宗元“临难忘身,见危致命”,陆游“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彰显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当精神,也可以说是一种绝对忠诚。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们,在民族解放的烽火硝烟中,更是演绎浩然之气的传奇,他们的言行惊天地,泣鬼神。方志敏在狱中写道:“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住在卑劣潮湿的茅棚,不稀罕舒适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窝似的住所”。江竹筠在绑缚刑场前,还不到三十岁,她的十个手指都被扎上竹签,沈养斋对她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江姐答道,如果我的生命有一千次,或一万次,我都会毫无保留地献给党。彭松涛走上刑场时,他已得知,他的头颅将挂在城楼上,但他含笑说,怕死不当共产党。
  
  对国家、对民族,对阶级、对事业的绝对忠诚,使这些中国的脊梁,终身都坚守自己的价值追求,捍卫自己与他们追求目标的血肉联系,可谓气贯长虹。在我们盘点这些名人的事迹后,我们也要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对我们的民族、国家、阶级、事业绝对忠诚的人点赞?我们为什么呼唤养我们时代的浩然之气?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虽然我们的主流价值观从未倾斜过,但社会价值的多元,使一些人的价值观、是非观,变得十分模糊和功利。你唱一句“红梅赞”,他说是什么什么复活,你写诗称赞两弹一星科学家,虽然不管你诗艺如何,他说你是为体制背书,你强调忠诚,他躲避崇高。在市侩化、功利化成为一些人的追求后,绝对忠诚、浩然之气,被一些人理解为再也不会有了,认为它已成为人类生活史上的“广陵散”。
  
  在当代中国,到底需不需要绝对忠诚?需不需要浩然之气?
  
  我们党的最高领导人提出了中国不要发生颠覆性错误这个重大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国不发生颠覆性错误,关键是我们的制度要健全,我们有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样的奋斗目标。其次是我们的价值观要端正,我们也有了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宏大叙事。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荣,什么是辱,什么是要弘扬的,什么是要摒弃的,我们必须要让国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代中国,需要一大批像军工科学家一样绝对忠诚的人肩起中国发展和进步的闸门,需要一大批像丁金星、张兵志、陈青一样有浩然之气的人共筑中国梦。
  
  北京大学刚刚仙逝的教授汤一介对真善美下过这样的定义,天人合一就是真,知行合一就是善,情景合一就是美,这个表述,比较温和,也比较理性,实际上,它也可以作为养我们时代浩然之气的一个参照。我们要绝对忠诚于我们的时代,绝对忠诚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绝对忠诚于我们的事业,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我们要完善我们的德性,陶冶高尚人格,要让视听言行纳入道德规范,让规范成为我们行动中的检察官,成为我们行动后的审判官,在生活中不流俗,不轻浮,不狂妄。我们要有自我反思、自我调节意识,吾日三省吾身,日日弹尘。我们要有鲜明的义利观,纵使手握权力,也不把权力当作随心支配的股份。我想,养我们时代的浩然之气,从这些方面着手是有道理的。
  
  绝对忠诚,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养我们时代的浩然之气,是我们的梦想,也是我们的追求。我想,写《文明的冲突》的西方学者亨廷顿会不会修改自己的著作呢?
  
  文/龚鹏飞

来源:红网

作者:龚鹏飞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4/09/12/346568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