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快推进和发展湖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红网 作者:刘克邦 编辑:程赛 2014-08-06 10:58:09
时刻新闻
—分享—
  文化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凝聚和激励民族团结奋进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随后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201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及《湖南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我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工作任务、措施和要求。为此,结合我省文化建设的实际,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相关文件精神上来,努力开创湖南文化建设新局面。
  
  一、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紧迫性
  
  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它是我们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正是由于共同的文化,一个民族才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每个民族成员的思想、意识、性格、情感和行为之中,具有物质力量难以匹敌的穿透力和持久力。因为华夏文化的博大和宽容,56个民族13亿儿女才得以求同存异、和睦相处、携手共进;因为九洲文化的融合和互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才得以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繁荣兴旺。爱国家、恋故土的民族情结,重情义、守信用的民族风尚,讲奉献、敢担当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凝聚巨大力量和无穷智慧。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用凝聚起的强大民族精神,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团结一心、英勇抗敌,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就是鲜明的见证。
  
  文化也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创造不是空中楼阁,需要有坚实的文化根基,在深厚的文化积累中孕育、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中实现。很难想像,一个文化荒芜、愚昧落后的民族会有令人瞩目的创造。文化为创造提供土壤和环境,提供勇气和精神,提供力量和滋养。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勤劳、坚韧、执著、睿智、求新、进取是我们祖祖辈辈积累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四大发明,是我们先人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不懈追求、勇于探索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载人飞船升空,探测工程登陆月球,银河系列计算机诞生,杂交水稻培养与推广,南极科考站建立等科技成果中,无一不蕴藏和体现出文化力量的感召和魅力。
  
  (二)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综合国力包括经济、资源、军事等硬实力,也包括文化、科技等软实力。如果说,硬实力是一个人身体的骨骼、血肉和体魄的话,那么,软实力则是一个人的思维、心性和智慧。由此推论,只有硬实力而没有软实力的人,只是一介有勇无谋的武夫,或者呆头呆脑的傻子,甚至行将就木的躯体。人如此,国家亦如此。一个国家只有硬实力,没有软实力,哪怕你资源再丰富,物质再充足,没有文化,缺少精神,或者说文化贫瘠,精神匮乏,就一定是外强中干,一盘散沙,实力难保,被人欺凌。以伊拉克为例,其石油资源丰富,农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但宗派分裂,文化扭曲,逊尼派与什叶派积冤极深,水火不容,战乱不断,国无宁日,人民长期生活在极度痛苦的水深火热之中,更无从谈起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可见,文化软实力不仅直接构成综合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还可以产生乘数效应,成倍地扩充和放大硬实力,使综合国力变得更强大更有底气。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三)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方面,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持;没有文化的同步发展,经济发展是没有后劲和活力的。在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以及未来的趋势走向,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的乃至心理因素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主导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文化产业亦将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据资料反映,近年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占本国GDP比重均在15%以上。影视业、娱乐业、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网络传媒、移动新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正以方兴未艾之势,将成为21世纪最具生命力、竞争力的“朝阳产业”。
  
  另一方面,文化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人们始终期待,在一个安稳、和谐、优美的社会环境中生产、生活。唯有社会发展、社会进步,这一期待才能实现。建立一个有序、和谐、文明的社会,除了物质条件之外,更需要是人的文明素质、良好的文化风气来支撑。社会秩序的建立,必须靠核心价值体系和相应的文化氛围作保证;社会和谐的实现,人的精神、理念、价值观起着关键性作用;人民生活的改善,丰富的文化产品、优质的文化服务是重要的内容和条件。可以说,人们的道德品行、精神状态、生活习俗、文化素养决定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和进步。人类社会发展因文化而生动,因文化而精彩,因文化而持久。
  
  (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取得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成就。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特定历史环境的影响,我们在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经历过太多曲折,甚至走了不少弯路。传统美德“过时”,“雷锋精神”不再,“尔虞我诈”四起,“坑蒙拐骗”盛行,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究其根源,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但重要的一条,与我们长时期以来不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无关系。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较低层次需求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较高层次需求是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如今生产发展了,市场繁荣了,无需再为温饱问题操心了,我们没有理由不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加强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环境。人民期盼物质充足、生活殷实,更需要精神快乐、生活幸福,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一)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尚存的文化体系。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思想和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结晶,也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中“公利”“诚信”的道德原则,“自强不息”和“匹夫不可夺志”的人格意识,“究天下之际,通今古之变”的进取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强烈使命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等等,仍然是我们现代文化中需要树立、尊崇和践行的精髓和核心。
  
  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的时代。我们一方面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创新方式,不断丰富、刷新、提升自身文化的品位和价值,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活力;另一方面要以开放的胸怀、虚心的心态,学习、借鉴世界文化中先进、优秀的部分,补我所缺,为我所用,顺应时代的潮流,满足发展的需求。费孝通先生总结得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中,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树立文化的自觉,增强文化的自信,开创既符合我国实际又赶超世界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新局面。任何思想保守、孤芳自赏、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唯我独尊和妄自菲薄、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盲目追随、全盘西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换代提供智力支持;反过来,经济发展又为文化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文化传承、拓展、兴旺提供实力保证。
  
  发展文化事业,可以拓宽居民消费渠道,丰富消费市场供给,拉动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消费稳步增长,从而刺激经济神经,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还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提高了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带动和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协调发展,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贡献。可见,无论是发展文化事业,还是发展文化产业,都有利于增加就业、带动创业,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保护自然、人文环境,打造“生态经济”“绿色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开辟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出口、新途径。
  
  我省省会长沙、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陵源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地域、罗霄山片区和红色革命纪念地,都应该根据各自的地域优势、人文优势和经济特色优势,打好文化这张牌,唱好文化这台戏,做好文化这篇文章,实现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两不误、两促进,取得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双成效、双丰收。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和科技创新的关系
  
  当今世界,人类科技知识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上世纪40年代发明的计算机,当时的体积要占一间房大,仅几十年间,已经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几近成为人类生活的总开关,“高高在上”的高科技被普通人把玩于股掌之间。以传媒为例,从有线广播,到无线收音机,再到黑白、彩色电视机,尤其是新的世纪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了解新闻不再单靠报纸、广播、电视获取。互联网、数字通讯、新媒体等高新技术一日千里、突飞猛进,深刻地影响人类文化的生产业态和消费方式。谁能抢先运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的文化产品就能更有力影响世界,谁就占据了文化引领的“制高点”。可以说,科技进步是文化建设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它反映了文化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加快步伐,迎头赶上,实现文化与科技的快速融合、紧密融合、深度融合和高度融合,提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既要推动和促进文化单位尤其是文化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拓展文化发展的新领域;又要搞好顶层设计,制定中长期规划,完善调整政策,建立培养、激励复合型文化科技人才的体制机制,建设科技文化创新、转移、交易服务平台,加大对文化科技创新研发、转化、应用和推广的支持扶持力度,营造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
  
  我们财政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大力支持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在政策扶持上,向文化科技创新倾斜;在安排文化事业引导资金和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时,加大对文化创新、文化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激励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创新升级,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高端文化品牌,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而文化产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具有相对市场化、经营化、多样化、自主化的特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两大基本形式,是文化建设的“两条腿”。
  
  这“两条腿”都很重要,缺哪一条“腿”都不行。否则,文化建设就是“跛子”、“残疾”,就会身体失衡,移步缓慢,甚至摔跤。我们既要重视文化事业,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为文化事业单位开展活动提供保障,又要重视文化产业,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资产划转、解决历史包袱等政策措施,推动和促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民营文化企业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参与政府公益性购买服务竞争,在获取自身效益的同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社会效益。同时,建立、健全文化资产评估体系和文化产权交易体系,以及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风险投资、保险、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为文化企业的成长壮大创造良好市场条件。
  
  当前,我省在文化事业方面,要重点抓好省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质改造,包括省博物馆、省美术馆、湖南日报传媒大厦、芒果新媒体传媒大厦、省文化艺术中心、省人文社会科技馆、省图书馆、毛泽东文学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场建设,电影下乡、送戏下乡;加大永顺老司城、凤凰古城、通道侗族村寨申遗工作力度,规划、实施好中央确定支持的19个重点古村镇保护;办好湖南艺术节、“雅韵三湘”、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中国长沙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深圳文博会湖南展区等大型文化活动。
  
  在文化产业方面,要重点发展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出版发行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制作、移动多媒体、网络新媒体等新兴产业,提质发展印刷、广告、会展、湘绣、湘瓷等传统产业,保持、提升“电视湘军”、“演艺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品牌效益,推动“电广传媒”、“中南传媒”、“拓维信息”、“天舟文化”等上市企业做大做强领军文化产业,促进省演艺集团、省体育产业集团、湖南广电网络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搞活经营走向市场,支持“华声在线”、“体坛传媒”、“快乐购”、“和光传媒”、“琴岛演艺”上市融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华文化和湖湘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又称华夏文化。广义地说,它指全球华人文化;狭义地说,它只指文化。中华文化是多源发端、多元融合而成的,以道统为核心,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儒、释、道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汇集多种成分的多维复合体,体现在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化和农、牧民族文化二元一体化发展的融合与统一之上。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的生存观、“人文主义”的处世观、“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和实践观、和谐统一的价值观。长期以来,它深深地溶入我们中华儿女的骨子里和血液中,成为全球华夏儿女崇尚和恪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识。在近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后,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赋予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湖湘文化,既是一个地域文化的概念,又是一个独特群体文化的概念。可以说,苗蛮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源头,南楚文化是湖湘文化的前身,湖湘文化是苗蛮土著文化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吸取、融入中原儒家文化的元素和成分,从荆楚文化中分离、独立出来,具有湖湘本土鲜明特色和风格的一种地域文化。有人总结,湖湘文化的特征,或者说湖南人的精神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和“兼收并蓄”。这是湖湘文化宝库中的财富,也是湖南人的骄傲。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宣扬它、传承它、弘扬它,将它作为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建设文化强省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力量。
  
  如果说,中华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母体的话,那么,湖湘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宠儿。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湖南人有着独特的品性、气度和精神,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认死理,不撞南墙不回头等。这样的精神气质使得湖湘儿女在中华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尤其是在近现代,英雄荟萃,人才辈出。然而,需要警醒的是,在现代化建设征途上,我们暴露出的种种不足,如过“左”的政治倾向、保守的“求稳”观念、狭隘的小农意识,专注的“官位”思想、偏激的嫉妒心态、愚昧的迷信习俗等,需要我们不断摒弃、修正那些有悖时代发展文化进步的陈规陋习、遗风旧俗。同时,还要善于学习、吸纳中华文化中其他地域文化的优点、长处,包括北方文化的豪爽、耿直,西域文化的坚韧、顽强,东部文化的精细、认真,岭南文化的灵活、开放,西南文化的热情、浪漫等,不断丰富湖湘文化的内涵和品位。
  
  中华兴,湖南才兴。我们要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既爱祖国,又爱家乡;既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又弘扬湖湘文化的精神;既维护国家的利益,又创造本省的效益。在继承和发扬先辈的精神的基础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促进和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健康持续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本文据刘克邦在厅党组学习中心组上的发言稿整理)
  
  文/刘克邦(作者系湖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总会计师)

来源:红网

作者:刘克邦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4/08/06/342881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