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文化的堡垒、观念的前哨,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涵养社会文明发展。也可以说,大学担负着社会发展智库、人类文明进步的神圣使命。正是基于这种逻辑,张文雄提出,希望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能够率先成为“高地”,体现出他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充分信任和殷殷期许,也顺应了高校发展的时代担当和神圣使命。
率先成为“高地”首要意义是高校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先行者。“两型社会”建设虽然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但相比而言,还是个新生事物,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因此相关的探索和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湖南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两个“两型社会”试验区之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紧锣密鼓、先行先试,以建出成效、取得经验、全面推广。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作为湖南高校的一个代表,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卓有成效的“两型校园”建设之路,为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了新路子,值得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率先成为“高地”,就必须发挥好高校的独特优势,在全社会中率先担当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探路者、试水者。
率先成为“高地”也意味着高校应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榜样引领者。“高地”者,乃鹤立于鸡群、卓越于世者,也就是可以称之为榜样者。高校因其具有人才、智力和环境优势,在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之路上,相较其他单位更容易、更可行,成为榜样无可厚非,也势在必行。仍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无论是校园建设依托山势、保留自然环境的成功做法,还是智能环保使用水电的有益探索,还是变废为宝的智慧尝试,都是可以为他人学习、借鉴。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领域,大学就应该成为传播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高地、倡导绿色消费的高地、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地和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高地,在这四个方面充分发挥好榜样的力量和作用。
率先成为“高地”还意味着高校一定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辐射带动者。大学是传道授业的天堂。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实践,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在校学生,当他们走向社会、走进家庭,或者毕业后走向五湖四海、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这些理念必将随之而去、辐射开来,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大学成为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意义尤为重大:它不仅限于当地,更辐射广泛;它不仅影响当下,更影响未来。这个时候,这个“高地”就像一个精神坐标,一座文明的灯塔,发出熠熠光芒,让一代一代毕业生昂首仰望、铭记于心,“两型社会”建设步伐就一定能更快一些,未来也将更美一些。
文/驭曦
来源:红网
作者:驭曦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