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

来源:新湘评论 作者:黄中平 编辑:夏熊飞 2014-04-21 15:42:58
时刻新闻
—分享—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一个民族的发展兴旺,离不开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睦,离不开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文化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中创造的精神成果,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总称。文化作为一个社会的精神生活,与其对应的是经济和政治,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这种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反映。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而且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因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始终是民族生存发展和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目标。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思想保证。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特别是现时代,文化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在推进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两个部分,其中思想道德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它规定着整个文化的性质,支配整个文化发展的走向,是文化的主要标志。所谓国家文化软实力,指的就是同国家军事、科技、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区别的概念,讲的是精神力量,强调通过文化来吸引、感召、影响他人而达到自己所想达到目的的能力。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一定价值体系。当一个社会中存在多种价值体系时,其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总是与社会基本制度及其要求相适应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文化的最根本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标志性特征,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早就存在,但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聚和集中表达,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立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目标引领和道路引领。目标和道路的精神内核是核心价值观,目标、道路和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相应地确立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观建设基础工程。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阐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反映了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在价值观上的最大公约数,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这一价值目标,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确立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准则,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国家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要富裕强盛,政治建设要发展民主,文化建设要推进精神文明,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要促进和谐发展。这些基本价值,是我们党带领人民90多年连续奋斗的不懈追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愈益清晰。确立了这些基本价值准则,明确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把国家的发展目标与价值目标统一起来,就能有效地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实行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创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在“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围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基本价值准则,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社会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是新社会的标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就是要让一切发展要素充分运转,让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挥,这正是社会发展的自由趋势。平等、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前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努力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地位更加提升。这一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应当追求的理想价值属性,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承接与超越以往社会形态的价值跃升,为实现中国梦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一价值准则,围绕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规范,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科学回答了怎样做一个新型的现代公民的问题。爱国属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要求公民具有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对人民的深切热爱,做到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尽心尽力为国奉献。敬业属于公民与职业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要求公民具有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诚信属于公民与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要求公民诚实可信、信守诺言、履行契约、相互信任,保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友善属于公民与他人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要求公民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善于包容,友好待人、助人为乐。这一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公民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构成了中国人的道德形象。
  
  从上述三个层面的价值理念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标识,而且更加强化了实践导向,每个层面都对人们有更具体的价值导向,是实实在在的要求,规范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便于遵循和践行,这必将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抓好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举措,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把这项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基础,践行是根本。必须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叫响“三个倡导”24个字,引导人们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我们所倡导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只有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和深刻认同,才可能将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13亿国民熔铸成一个稳固的价值共同体,真正形成崇德向善的价值风尚。同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说,更要做。既要说清楚我们信什么要什么、讲明白我们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更要以实际行动去贯彻好、落实好。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坚持不懈推动实践养成,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只有通过一点一滴的实践,人们才能从具体而微的变化中,体会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带来的社会进步、个人提升和生活改善,从而进一步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树立先进典型,注重政策保障,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推动宣传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有效地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要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做好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使之有利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背离现象、脱节问题。要善于通过科学的立法、执法、司法实践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用有效的制度机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要加大对先进典型、道德模范的关心和帮助,不仅要给予舆论上的推崇和道义上的支持,还应当给予物质上的激励和生活上的关心,推动形成好人好报、善有善报的正向机制。只有真正形成有利于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法治环境和体制机制,才能进一步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力和感召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宣传部门的事情,更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一定要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工作指导,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各级宣传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切实履行好组织实施、协调推进的重要职责,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加强对重点工作的谋划和督导,推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党政各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良好局面。只有坚持全党动手,党员干部带头,全社会参与,才能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喜人景象。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着伟大的事业。让我们围绕“三个倡导”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实践养成、政策保障相统一,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好地激励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
  
  (《新湘评论》2014年第07期)

来源:新湘评论

作者:黄中平

编辑:夏熊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