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工作在出版印制管理岗位上的基层干部,虽然岗位不属于传统政工序列,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把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融入日常管理、融入岗位责任、融入业务流程,在实际工作中力求做到有态度、有方法、有成效。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工作体会,谈谈如何在非政工岗位履行好思想政治工作职责,推动单位工作提质增效、员工队伍凝心聚力。
一、在出版管理中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逻辑
出版工作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印制环节作为承接内容产品落地的重要一环,更是体现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群众意识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切实体会到: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融入每一个管理细节中;不是一场场会议的“宣讲任务”,而是一种日常持续的“引导过程”;不是某个岗位的“专责”,而是每个干部应具备的“基本功”。特别是在出版印制管理中,面对周期紧、任务重、环节多的现实情况,能否以思想引导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依托、以团队协同为支撑,直接关系到图书能否顺利交付、能否保障质量。
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流程深度融合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围绕“职责到人、流程到点、引导到心”的目标,探索将思想政治工作嵌入印制全流程的三种做法:
(一)融入制度规范,强调责任意识建设:在制定印制计划、考核节点、验收机制时,我们不仅注重业务目标设定,也注重传递价值导向。例如,在制度中不仅写“怎么做”,也写“为什么做”“做错了对谁有影响”。
(二)融入过程管理,强化协同担当氛围:每一批次的印制安排,不再只是内部任务调度,而是将纸张供应、封面设计、正文排校、印厂排产等多环节通过周例会协同推进、动态监控。通过设立“关键节点提示制度”,谁来确认、谁来签字、谁来兜底,做到岗位清晰、责任明确,推动部分员工从“完成任务”向“主动担责”转变。
(三)融入员工激励,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注重挖掘一线岗位的闪光点,通过“责任故事展示”和“岗位担当人物”内部推介,持续树立正面典型。哪怕是一次签样、一次紧急加印,只要体现了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就会在部门例会上分享,让榜样成为思想引领的生动教材。
三、典型实践案例:推动印制管理协同提效,构建责任共担机制
图书印制管理是出版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既关系产品质量,也考验各环节的协作效率。作为印务管理岗位的责任人,我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融入业务实践,强化责任意识、协同意识和服务意识,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责任共担”的管理格局。
(一)以“协同机制”破除推诿壁垒:在最近几季教材、教辅生产中,教材供型滞后、内容改动大等问题导致印制计划多次调整,生产周期极度压缩,承印企业反馈“任务不稳定、配合难度加大”。为此,我组织召开“印制全链条协调会”,将编辑、排版、纸张、印厂等关键节点的问题集中沟通,围绕“我对上一环节的诉求是什么、我能为下一环节做什么”展开交流,明确职责边界与配合流程,推动从“各自为政”向“协同作战”转变。这一做法不仅缓解了实际冲突,也增强了各环节人员对全流程的责任感,推动工作从“任务下达”向“共识驱动”升级。
(二)以“复盘机制”推动思想引导入脑入心:每季度生产任务结束后,我牵头开展“印制问题复盘会”,选取典型案例剖析流程断点与管理短板,注重从中引导岗位责任意识。例如某品种误印旧版本,我们没有停留在追责,而是组织相关岗位复盘并建立“版本变更提醒+双重校核”机制,同时开展责任教育,引导大家认识到出版环节的严肃性与政治性。
(三)以“文化引领”激发内生动力:我们策划了“印制背后的故事”展示活动,邀请不同岗位的同事讲述一次真实经历或深刻教训,并分享个人体会。通过这些看似平凡的故事,强化了大家对岗位价值的认同感,增强了“印制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共识。这项活动比传统会议更易触动人心,在内部逐步形成了“人人有责、事事关己”的氛围,凝聚了团队合力。
四、提升业务干部的思想政治能力素养
在管理岗位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既需要政策理论素养,也需要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为此,我注重加强以下三方面:
1.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政治判断力和政策执行力;
2.注重队伍建设,把思想引导与激励约束机制融合起来;
3.强化问题导向,把业务问题转化为思想教育机会。
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职位的专属,而是身份的体现。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只要始终坚持政治引领、责任担当,就能做出实效、做出温度。作为一名出版印制管理岗位的干部,我将继续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管理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在岗位中不断贡献应有之力。
来源:红网
作者:张志涛
编辑:李意一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