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金艺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5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数据,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这一成绩令人瞩目,彰显出文旅融合与消费升级携手共进的澎湃活力。
假日旅游作为文旅消费的重要支撑,今年上半年在元旦、春节、清明、劳动节和端午节假日的推动下,呈现出高开高走的态势。从“银发旅游列车”到“赏花专列”,再到“苏超专列”,一趟趟“定制专列”穿梭在神州大地,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创新服务,为不同群体带来了别样的出行体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北上冰雪,南下避寒”的冬季旅游格局新颖独特,长白山、哈尔滨等地的冰雪游吸引众多游客前往,三亚、海口等南方城市同样人气高涨。春季赏花游也是一大亮点,文旅部推出的32条“花期相遇”乡村旅游线路,还有各地举办的樱花季、牡丹节等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深入体验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实现了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入境旅游的超预期增长同样值得关注。随着过境免签政策范围扩大到55个国家,“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政策不断完善,外国游客纷纷涌入。上海接待入境游客数量同比增长38.5%,海南入出境外国人同比增长48%,外国游客不仅欣赏中国的自然风光,还积极参与购物等活动,从“中国游”迈向“中国购”,进一步带动了消费市场的繁荣。
上半年,文旅融合创新成果丰硕。文化体验促使旅游消费升级,潮汕英歌舞、安徽鱼灯、湖南赛龙舟等民俗游深受欢迎,游客在游玩中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跟着音乐去旅游”成为潮流,音乐节、演唱会吸引大量粉丝前往举办地,带动当地旅游消费,还将音乐文化与旅游地特色相结合,打造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电影与旅游的融合也别具一格,电影票房增长的同时,“跟着电影去旅游”成为新风尚,不少地方推出电影主题旅游线路,将电影中的场景、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为旅游市场增添新活力。
从数据增长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文旅消费的升级趋势。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游,而是追求更具深度和个性化的体验。这种需求的转变,促使文旅产业不断创新发展。各地在挖掘自身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将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旅游活动中,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展望未来,文旅产业应继续秉持融合发展理念,深挖文化内涵,加强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更多沉浸式、互动式的旅游体验项目;同时注重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如此,文旅产业方能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持续绽放光彩,推动经济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吕金艺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