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河夜色(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王小川
津门故里,海河之畔,“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将在天津古文化街启幕。这不仅是津派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的深情礼赞。
天津,这座独具魅力的城市,海河穿城而过,大运河润泽一方,渤海湾拥抱世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多元文化的汇聚地。燕赵文化的豪迈、齐鲁文化的醇厚、海洋文化的开放、外来文化的新奇,在这里相互碰撞、交融,孕育出包容并蓄、和谐共生的天津文化特质。漫步在古文化街,玉皇阁的古朴庄重、通庆里的津沽韵味、刘家大院的中西合璧,无一不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文化的交融。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皆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天津文化和合共生的生动注脚。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活动落地天津,意义非凡。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天津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博采众长、融合发展的光辉历程。古文化街作为活动的起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民俗风情,是天津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在这里,泥人张彩塑以细腻的工艺塑造世间万象,杨柳青木版年画用鲜艳的色彩描绘生活愿景,煎饼馃子、麻花等特色美食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汇聚于此,在欣赏、体验中感受天津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理解和合之道在文化发展中的强大生命力。这种交流互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认同,让天津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从城市建设到文化产业,从公共服务到市民生活,和合之道无处不在。在城市规划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相得益彰,五大道的洋楼与周边的现代建筑和谐共处,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在文化产业领域,传统戏曲与现代演艺相互借鉴,相声园子与先锋剧场交相辉映,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在公共服务方面,多元文化活动的举办,如国际音乐节、民俗文化节等,让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在日常生活中,天津人的热情好客、互帮互助,一句“您吃了嘛”饱含着浓浓的人情味,展现出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
海河潮起,文脉绵延。未来的天津,必将在和合之道的指引下,书写文化发展的新篇章。保护好老街区的一砖一瓦,让历史记忆得以延续;鼓励文化创新,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加强与各地的文化交流,让天津文化在互学互鉴中不断成长。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王小川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