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评中国丨婚育“政策杠杆” 催生“甜蜜经济”

来源:红网 作者:张广蓉 编辑:陈晓丹 2025-08-01 11:06:34
时刻新闻
—分享—

□张广蓉

7月30日,民政部官网公布了《2025年2季度民政统计数据》。其中披露,2025年上半年结婚登记353.9万对,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较去年同比增加10.9万对。这组数字发出人口结构与社会政策同频共振的明确信号。同时,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出台的婚育政策也正迅速催热“甜蜜经济”。

婚假“加长”,焦虑“缩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明显增加,跨市、跨省婚嫁的比例日益增多。以往只有几天婚假难以满足婚检、登记、办婚宴、路程往返等需求,让新人感到焦虑。不少省份通过地方立法形式明确延长婚假,顺应现实需求,让新人能够从容筹办婚礼,缓解焦虑,增强幸福感。目前已有28省份明确延长婚假,山西、甘肃30天婚假“领跑”全国。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认为,婚假延长不仅是福利改善,更有利于年轻人出游消费,刺激“甜蜜经济”。延长婚假能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也是创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措施。

户口“放下”,体验“提起”。今年5月10日起,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并取消户口本。全国通办让公共服务“随人走”,政策的松绑解决了“回户籍地登记”的痛点。全国多地将婚姻登记处从传统的政务大厅迁入景区、地标和网红打卡点,通过环境赋能,彻底改变婚姻登记的刻板印象。在新疆赛里木湖、浙江淳安千岛湖、长沙铜官窑、江西钓源古村,婚姻登记处搬进景区、音乐节,现场“打卡+领证”。制度松绑实质是把阻力降到最低,这种转变绝非简单的场景迁移,而是公共服务从“功能型”向“体验型”飞跃。

成本“打折”,意愿“拉满”。部分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具体激励措施,通过发放现金补贴、鼓励落户、集体婚礼等方式降低结婚门槛、激发婚育意愿。如山西省吕梁市现场发放1500元现金红包,绍兴市上虞区登记结婚即送1000元礼包,广州南岭村初婚夫妻最高奖励8万元。别小看这几千到几万元,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婚育焦虑,也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婚育成本,体现政策逐步从“鼓励”走向“实质扶持”的转变。

政务“嫁接”文旅,流量转成“留量”。当政务与文旅相遇,催生的不仅是新人的浪漫时刻,更开辟了产业增值的全新赛道。江苏东台西溪景区已经由婚姻登记延伸至迎亲嫁娶、婚纱照、婚宴、游船婚礼、蜜月住宿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甜蜜产业链”,吸引了每年超300万人次进景区,带动景区收入增长20%左右。通过场景赋能提升服务温度,不仅满足了年轻人对个性化、浪漫化服务的需求,也体现出政府服务的创新和温情,让年轻人不再惧怕结婚的繁琐过程,留下的是对婚姻的满满期待。

“结婚率”不是冰冷的曲线,它是由社会信心与消费温度共同累积的。当政策把“结不起、不敢结”拆解为时间、金钱、程序、场景四大痛点,并用延长婚假、补贴红包、全国通办、景区领证等杠杆逐一撬动,结婚意愿不仅被重新点燃,更在“我愿意”落地瞬间激活一条“甜蜜经济”产业链。一句“我愿意”既为政策效果盖章,也为人口结构写下乐观注脚,为消费市场注入滚烫的新动能。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张广蓉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942/83/1517264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