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评中国丨以江为脉以湖为韵,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来源:红网 作者:吕金艺 编辑:李意一 2025-08-12 10:41:58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5-08-11_095120_598.jpg

奔腾而下的湘江源流。

□吕金艺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全国各地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而在三湘大地,依托“一江一湖四水”的独特优势,湖南正书写着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精彩篇章,走出一条具有鲜明湖南特色的“两山”转化之路。

“一江一湖四水”是湖南的生态命脉,守护好这份绿色家底,是“两山”转化的前提。近年来,湖南以铁腕治污的决心推进生态修复,让碧水青山重焕生机。曾因重金属污染困扰的湘江,历经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的系统治理,关停涉重企业,实施生态修复,如今已重焕生机,“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美景再现;洞庭湖通过矮围拆除、退养还湿等行动,水域面积不断扩大,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江豚嬉戏、候鸟翔集的画面成了常态。数据显示,2024年湖南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8.6%,位于全国前列,居中部第一,为“两山”转化筑牢了坚实的生态根基。

坚实的生态屏障,为产业绿色升级铺就了康庄大道。湖南立足生态优势,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让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财富。在农业领域,“永兴冰糖橙”“安化黑茶”等“一县一特”农产品凭借绿色有机品质畅销国内外,生态农业成了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在工业领域,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等老工业区告别“高污染、高能耗”模式,转型发展生态科技、新兴服务业,昔日的“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发展绿带”;在旅游领域,张家界的奇山、韶山的红韵与“一江一湖四水”的秀色交融,精品旅游线路吸引八方游客,高铁网络的加密更让生态旅游收入节节攀升,带动乡村民宿、农家乐蓬勃发展,生态红利直抵百姓生活。

同时,科技创新是推动“两山”转化的重要力量。湖南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让科技为生态经济插上翅膀。在环保领域,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新技术的推广,让污染治理更精准高效;在农业领域,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精准种植、养殖,既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又守住了生态底线;在林业领域,无人机巡护、卫星遥感监测守护森林安全,林下经济培育出“靖州茯苓”“新化黄精”等特色产品,为林农开辟了增收新渠道。科技的注入,让生态保护更智慧,经济发展更绿色。

“两山”理念的最终落脚点是让人民共享生态发展成果。如今的湖南,城市里公园绿地星罗棋布,空气质量持续优良,“出门见绿、抬头见蓝”成日常;乡村中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火热,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更唤醒了全民环保意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生态保护行动中来,形成“共建共享”的文明新风尚。

二十载砥砺前行,湖南用实践诠释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之美。未来,湖南将继续以“两山”理念为指引,不断探索创新,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让三湘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在生态与经济共生共荣的道路上续写新的湖南篇章。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吕金艺

编辑:李意一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942/56/1519504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