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评中国丨让科技扎根泥土,让乡村插上“翅膀”

来源:红网 作者:段智伟 编辑:陈晓丹 2025-08-18 18:13:28
时刻新闻
—分享—

1752833859202-n6jb4venjcl.png

丰收的幕后,是现代科技的精准赋能。

□段智伟

夏季,很多蔬菜大棚都处于休棚期。但据央视新闻近日报道,山东定陶通过“菌菜轮作”的新模式,让农闲期有了新收益,让农民实现了“一棚多用、一地多收”。“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正在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今年以来,我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已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如今的乡村大地,无人机正在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往每到收获季,农户们只能依靠人力或简单的运输工具,将农产品从田间搬运到集中运输点,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部分农产品还会出现损耗,影响经济收益。近两年来,随着农用无人机吊运技术的发展,解锁了农业运输新模式,科技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无人机正全方位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它以高效、精准、智能的作业方式,打破传统农业生产的局限,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与此同时,AI也大力推动着农业生产智能化。以前管理大棚作物,凌晨就得起来,现在躺在宿舍就能用手机远程操控;而拨开叶片底部,扫描二维码就能看到从育苗到采收的全过程数据。这种“躺着种地”的模式,改变了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种植户的思维模式。另外,AI通过对气象数据、土壤以及农作物生长模型的整合,能够实现种植决策的科学化。如,山东寿光引入AI温室系统后,番茄产量显著提升,水肥利用率大力提高;云南普洱咖啡种植区依托AI病虫害预警平台,农药使用量减少,实现了品质分级的标准化。随着智能灌溉系统、精准农业技术、无人机植保等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人力成本和资源损耗下降,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更要抢抓“短视频+直播”的电商机遇。近日,“新华社三农”助农直播间走进湖北省秭归县,携手当地村民,在短视频平台掀起对荆楚风味的“抢购热潮”,让荆楚大地的绿色生鲜由此走进千家万户。8月17日,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进入第三天,3号馆“流量经济赋能农博会”电商直播间内,“东北小王支书”对着镜头,用最接地气的东北话和全国网友“唠”起了“吉字号”农特产品。这些生动的案例,让农民播种时的希望、灌溉时的辛勤、收获时的喜悦,每一个瞬间都能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传递出去。电商助农、直播助农等新模式不仅让乡亲们赚到了钱,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基层的蓬勃发展和致富成果。

乡村要振兴,人才振兴是基础。让乡村本土人才“冒出来”,外来优秀人才“引进来”,才能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通过各行各业联合科研,产出一批农业科技领域新型成果。当更多“科技”在泥土里扎根,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科技红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才能插上“科技翅膀”,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段智伟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942/52/1520900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