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评中国丨铁轨上的大国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朱波 编辑:张广蓉 2025-07-14 10:11:38
时刻新闻
—分享—

□朱波

2025年盛夏,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高铁4.8万公里运营里程的钢铁长龙,以创新精神、民生温度与国际视野,向全球展示了从追赶到引领的非凡跨越。这不仅重塑了国内交通格局,也以厚重钢轨托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实力担当。

创新引擎驱动自立自强。大国崛起,其脊梁必由自主创新的钢筋铁骨铸就。中国高铁从当初技术引进的艰难起步,到今日“复兴号”家族CR450动车组以400公里时速贴地飞行,车头仿生设计大幅降低阻力、永磁牵引效率显著提升、整车轻量化不断突破,这一系列惊艳世界的指标背后,是科研人员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攻克高原冻土、极寒运行等世界级难题的坚韧缩影。当核心技术突破西方封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华丽转身,这自主创新的硬核底气,不仅是大国科技自立自强最铿锵的宣言,也是“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战略定力的生动注脚。

钢轨织就民生幸福网。中国高铁的宏图伟业,最终以“人民满意”为终极刻度。4.8万公里高铁网络如精密血脉,覆盖全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京沪高铁最短4分钟的发车间隔,让“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浪漫成为日常;长三角“1小时通勤圈”如强大引擎激活区域经济活力。更令人动容的是那浸润于钢铁筋骨中的人文关怀,全球最大票务平台12306以年售票55.5亿张的庞大规模,通过移动支付、静音车厢、无障碍设施等细致服务,让速度的追求与民生的温度同频共振。高铁织就的不仅是便捷之网,更是亿万民众共享发展红利、触摸时代暖意的幸福之网。

“中国方案”重塑全球通途。大国担当,在开放合作中彰显其胸怀天下的格局。当雅万高铁将雅加达至万隆的旅程浓缩为46分钟,当中老铁路让老挝实现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蝶变,当匈塞铁路高效服务旅客超820万人次,中国高铁正以“共商共建共享”的东方智慧重构世界交通版图。其独特价值,不仅在于输出领先的高铁技术标准,也在于“授人以渔”的本土化合作模式。因地制宜解决高温高湿、长大坡道等复杂难题,真诚培养当地技术人才。正如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巴克特·托罗巴耶夫所感慨的那样:“这条铁路将重塑中亚贸易格局”,这不仅是对中国方案超越单纯基建输出、致力于共同繁荣的深刻认同,也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战略定力。

当CR450动车组在京沪线上飞驰,当海外项目现场的五星红旗与当地文化交相辉映,中国高铁的每一寸延伸,都在无声诉说着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硬核实力与包容胸怀。它让科技突破的喜悦与民族复兴的豪情在钢轨上共振,让民生温度与国际担当在速度中融合……这纵横四海的钢铁巨龙,既承载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坚定步履,也以其开放合作的姿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铺设了一条通往共同繁荣的希望通途!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朱波

编辑:张广蓉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941/58/1512399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