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进秋
“我来买单,哪个抢单就不准吃饭。”近日,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一条“带头下馆子”、自己买单请企业家吃饭的视频爆火。
“书记买单”看似寻常的举动,映照的是“关键少数”引领作风之变这一宏大命题。在整治违规吃喝背景下,公职人员对“如何吃”常存困惑,消费市场也难免因政策紧缩而蒙上阴影。高洪波自掏腰包、公开宴请社会各界代表,正是以磊落杯盏清晰划下合规边界。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前,一些干部习惯于“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无形中筑起脱离群众的森严壁垒。而领导自掏腰包请客,正是对特权思维的有力解构。这一微小举动背后,是“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示范效应。正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最高层开始垂范,刹住那些曾经积重难返的歪风,其力量皆源于“关键少数”带头向特权思想开刀。
领导干部带头是最有力的动员,必将产生强劲推动力和巨大感召力。作为一名干部,如果心系群众、苦干实干,也许会默默无闻,但群众不会忘记你,干部队伍作风,体现的是党的性质、宗旨和形象,关系着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在抗战时期,爱国人士陈嘉庚到重庆,蒋介石请他吃800块大洋的豪宴;到延安后毛泽东用自己种的蔬菜和邻居送来的一只母鸡招待他。陈嘉庚当时就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得天下者,共产党”。纵观古今中外,一个朝代、一个政党走向衰亡,走下神坛的根本就是失去民心,而失去民心的最初期就是从作风腐败开始的,因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带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书记买单请企业家,其深意绝非止于饭桌——这更是营造“亲”“清”政商关系、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践行。纳税人的反哺逻辑“我的工资是纳税人给的”这句话被高洪波说得格外自然。当消费信心如同惊弓之鸟,公务员的每一次扫码支付,都是给毛细血管般的微观经济输氧。高洪波“带头消费、带领消费”的言行,更是对市场最直接的信任背书与信心传递。当林其鑫等企业家看着书记抢单的背影,突然明白:荣昌所谓营商环境,不就是政府与企业共担风雨的情谊?荣昌那盘12元的炒时蔬,比任何招商PPT都更有说服力。他的“今天我来买单”不仅是一句承诺,更是对市场力量的公开致敬。
作风转变的终极价值,就在于使干部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急难险重的第一线挺身而出。高洪波的这顿饭,其深远意义恰在于此:它是一次对“官民距离”的拉近尝试,是对“消费力量”的无声致敬,更是对“何为务实”的生动诠释。民生经济的温度计“自从4月火了以后,游客多了,我们忙得脚不沾地。”老板娘的话让高洪波笑得欣慰。在荣昌猪品牌响彻全国的同时,书记更牵挂的是市井巷陌里的炊烟。两桌家常菜吃出了产业融合的新路子——做种子的与搞制药的推杯换盏,养殖大户和加工企业老板互加微信。这顿看似寻常的饭局,实则是一场带着锅气的发展座谈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中让群众真正可感可及,从而夯实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作风之变,在于破除特权,始于“头雁”垂范,终于服务人民。1100元的账单早已结清,但它留下的启示仍在发酵:当父母官们真正把纳税人当衣食父母,民生这本账自然越算越活。那些被镜头定格的瞬间——沾着油渍的付款界面、抹零时的推让、吃完的空盘子,都在诉说一个道理:最好的政策不在文件里,而在老百姓的餐桌上。或许某天,当游客们循着网红视频找到这家小馆时,会从墙上的合影里读懂,为什么荣昌的繁荣,总是带着麻辣鲜香的生活味。
作风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时时砥砺、久久为功。各级干部更应思考如何超越“请一顿饭”的形式,将“为民务实”的精神内核,化为持之以恒的常态行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积极行动起来,继承优良传统,陶冶高尚情操,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做“买单”这样的小事,更怀“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涓滴之力终将汇千顷澄碧,汇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浩荡洪流。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安进秋
编辑:张广蓉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