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卢毅:湖南要从对接到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

来源:红网 作者:卢毅 编辑:唐盈 2024-11-26 14:41:45
时刻新闻
—分享—

□卢毅(长沙理工大学智能交通与现代物流研究院院长,教授)

西部陆海新通道不断发展,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成员地区由2017年最初的重庆、广西、贵州、甘肃等4省区市发展到现在的“13+2”机制的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等13个省(区、市)加广东的湛江市和湖南的怀化市;主要线路由最早的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发展到现在增加了两条: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和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该通道利用铁、公、水、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由重庆通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运行时间比经东部地区出海节约10天左右,已与中欧班列和长江黄金水道实现联通,覆盖了125个国家和地区的542个港口。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西部陆海新通道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

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才能更有利湖南发展。长期以来,湖南发展受限于不是国家战略主通道省份,只能对接或者融入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难以发挥出最大的主动作为。湘桂运河被列入国家航道建设规划,给西部陆海新通道带来水路通道的新发展,给湖南带来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大机遇。一是从全国航道网看,湘桂运河建成,纵向且贯穿湖南的不但有国家规划建设的汉湘桂通道,而且还会形成汉湘桂粤、川渝鄂湘桂、川渝鄂湘粤等通道,使得中西部地区可以从这四条纵向水运通道分别从粤港澳大湾、北部湾出海。所以,湘桂运河建成,汉湘桂、汉湘桂粤、川渝鄂湘桂、川渝鄂湘粤等通道就会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战略性、支撑性组成部分。二是贯穿湖南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将成为复合效应巨大的综合交通廊道。届时,汉湘桂、汉湘桂粤、川渝鄂湘桂、川渝鄂湘粤等四条纵向贯穿湖南的水运通道就会与既有的西部陆海新通道、过境湖南的南北陆运通道一并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交通走廊,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中西部向海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带动廊道沿线一大批城市的更快发展,特别是湖南长株潭岳等城市的集群发展。三是长株潭岳等将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节点城市、重要节点枢纽。届时,湘江沿线岳阳、长沙、株洲、湘潭、衡阳、永州和既有的怀化等7个城市一并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城市。横向长江大通道和京广陆路大通道、纵向四大水运通道和沪昆陆路大通道等在长株潭岳区域交汇,岳阳城陵矶港、长沙虞公港等长江港口,金霞新港、铜官港、株洲港、湘潭港等组合港口,与该区域陆港、空港一同构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枢纽。

西部陆海新通道需要补短板,拓展水路新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现行《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指引下,铁路骨干通道、海港门户枢纽、陆港节点枢纽建设取得了积极进步,发挥了显著作用。但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交通体系与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一样,内河水运仍是其短板,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内河水运通道,发挥内河水运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的运能大、成本低、占地省、能耗小、环境友好等比较优势。随着长江水系、珠江水系等高等级航道的系统开发升级、断行航道的复航运行和平陆运河、湘桂运河等的开发建设和规划建设,内河水运发展存在的较为突出的堵点卡点、水系不连通等问题正在逐步有计划的迅速得到解决。“十五五”期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河水运将围绕联网、补网、强链,进一步优化提升设施网络,打通堵点卡点,将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构建内河水运通路创造条件,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内河水运,有能力和条件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平陆运河2026年会按计划基本建成,湘桂运河已经被列入国家相关建设规划,平陆运河、湘桂运河与珠江水系、长江水系形成的干支线航道将形成覆盖广泛的水运网络,中西部地区能够直接通过江海联运出海,改变以往以海铁、海公联运出海为主的结构,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辟水运新方式创造难得条件,西部陆海新通道水运通路建设正迎来历史性契机。

来源:红网

作者:卢毅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55/60/1449062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