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哲学里的中国·现场评|一颗橘子,二次创业

来源:红网 作者:姜媚 编辑:陈晓丹 2024-10-28 20:53:29
时刻新闻
—分享—

柑橘园里硕果累累。(摄影 唐亚翔).jpg

石门是著名的朱橘产区。

□姜媚

千百年的枝叶相交,根须依存,孕育了石门人对柑橘种植的强大自信。

从一颗果子到全产业链,最是这一抹黄澄澄的橘香,成就了石门县域产业红火的具象。

我国是“橘”的原产地,早在《史记·苏奏传》中,记载的,柑橘种植已然遍布江南之地,就生动描绘了“楚必致桔柚之园”的繁荣之象。究竟哪里的柑橘更好吃些,想必各橘入各眼,但石门柑橘必有一席之地。

“隽味品流知第一,更劳霜橘助茅鲜”,像唐朝诗人李群玉就给予了石门柑橘“品味第一”的至高赞赏。到了明朝洪武年间,石门已是“寨寨产橘”,成为江南著名的朱橘产区。

“在全国范围内,都很少能找到像石门这么优质的早熟蜜柑产区”,在2024年湖南省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研究员曹立感慨道。

石门县获评“湖南省十佳康养避暑目的地”。.png

石门县群山叠翠,是湖南康养避暑胜地。

从卫星视角看石门的地形,就像被切开的弯把葫芦,西北部是群山叠翠,留住空气中湿气的同时,山地的坡度使得阳光能够充分照射到每一棵果树,东南部则是平岗交错,冷空气在此地难进易出。

这样的地形和气候环境,让生长于此的柑橘果形整齐、色泽靓丽,更在口感上达到了酸甜适宜、风味浓郁的极致,而且比相近纬度产区的同类品种能提早成熟10天左右。

眼下这个时节,正是石门柑橘登场的时候,合肥市水果批发商周广林更是早早赶到石门。从1996年开始,周广林已经卖了28年的石门橘子。和他一样出没在石门“打货”的,既有子承父业的大庆市百达水果批发商祝显赫,也有越洋而来的加拿大客商。

石门柑橘园里,农民采摘忙。(摄影 唐亚翔).jpg

石门柑橘园里,农民采摘忙。(摄影 唐亚翔)

1.

馈赠得缘于自然天成,也少不了人的智慧和心血。

既然在历史上已然起了个大早,自然也要赶上当下最新鲜的早集。石门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二次创业”,不仅要继续种柑橘,还要种好柑橘。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核橘占据了消费市场的绝对主流。如果要打“安全牌”,似乎跟着市场走就行了,但梅伯银不这么想,要想从市场上脱颖而出,建议引种栽培温州的“尾张”无核蜜柑,开启了石门柑橘的“无核”时代。

1963年11月16日,剪下引种枝条的时候,梅伯银仿佛看见了它们将会抽出嫩绿的新芽,结出金黄的果子。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产量高、口味好,“尾张”在石门适应十分良好。

石门柑橘讲究一个皮薄肉厚,九分甜外的一分酸恰好能激活味蕾感知。如何最大程度让全县数十万亩橘子树上结出的果子保持同样的风味?

石门在品质保障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相继制定了《柑橘规范化培管技术》《柑橘高品质化管理技术》《无公害食品·石门柑橘》等一系列标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绿色行动,建立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建立健全“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将被提炼出来科学的标准沉淀为农户习以为常的经验操作,少不得带头人的引导。

陈凌娇是土生土长的石门人,家门口橘园里挺拔苍郁的橘树,是她心中最柔软的意趣。在橘缘的牵引下,2001年,24岁的陈凌娇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橘园。自筹资金建高品质柑橘示范园,提供柑橘种植技术标准指导服务;成立湖南橘农之友农林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全产业链模式。

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运营让橘农们尝到了甜头,杨国平就是其中之一。

此前,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方法,杨国平家的柑橘园产量一直上不去、果子的品质参差不齐,更谈不上卖个好价。2021年,他加入了湘佳橘友合作社,在社里联合种植的指导下,当年杨国平家的柑橘销售收入超过了20万元。

南湘佳橘友投资建设的10万吨石门柑橘智能优选中心。.png

湖南湘佳橘友投资建设的10万吨石门柑橘智能优选中心。

当黄澄澄的果子被修剪下枝,堆成高高的橘子山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较量——销售,也随之而来。

毕竟,丰产若是不能一并丰富果农的口袋,那也算不上是扎扎实实的好事儿。

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水果产业都面临着有品类但没有品牌的普遍困境,或者说,我们对产地的认知远高于品牌。

不再是传统的“一剪清,竹筐装,论车卖”粗放式零散买卖,如今的石门,统一以“石门柑橘”包装形象,同时,实行分期分批分级成熟精细采摘,对摘下来的果子进行商品化处理,分级销售。在统一大品牌和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之下,石门柑橘的含“金”量快速上升。

到2024年,石门柑橘品牌估值已经达到30.52亿元。2023年,石门实现柑橘综合收入17.81亿元。

这或许,便是“二次创业”的意义。

石门柑橘红了,每个石门人都有一个与己有关的柑橘故事。(摄影 唐亚翔).png

石门柑橘红了,每个石门人都有一个与己有关的柑橘故事。(摄影 唐亚翔)

2.

更开阔的路是在走出去中产生的。

石门人的脑海中一直有这样一个画面,那就是石门的柑橘不仅要让天下吃,也要天下知。

在鲜果产业这片红海,找到向上游去的方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种好柑橘,石门积极借助“外脑”,除了引进先进品种,还前往国内外众多柑橘名产区取经,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与全国乃至世界新品种、新技术保持紧密对接。

来自市场的反馈对生产往往会有更直接的传导性,滋生出更广阔的向往。

当1968年,50吨石门蜜橘首次出口到加拿大,而出口1吨柑橘的效益能抵得上7吨半小麦,这极大刷新了果农们的认知。

项章颜和湖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取得联系,在石门建起了第一家柑橘出口加工厂,把柑橘出口到了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

石门金湘源果品公司引进的西班牙产柑橘光电分选系统,可将糖度、颜色、口味一致的柑橘分选后放在一起,还最大限度地美化果品外观并达到欧盟卫生质量标准要求。

通过举办展销会、产业博览会、网销大赛、直播带货暨短视频大赛等活动,参加国内外推介活动,石门柑橘在相当程度上已是天下吃、天下知。

但需要走出去的,远不只有橘子,还有种橘子的人。

10月23日晚,湘佳友约•2024湖南(常德石门)柑橘节浓情启幕。.jpg

10月23日晚,湘佳友约•2024湖南(常德石门)柑橘节浓情启幕。

石门橘园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时间的更替,种植密度过大、树龄老化、设施化水平低等问题开始显现,有些橘园已经密集到人都难以穿行。但你若是同他们建议砍掉些树,他们便会眼睛一瞪,厉声说,砍了树哪来的产量?他们总觉得,树嘛,还是越多越老越好。

这样的橘园,抗风险能力不必言说。2018年底那场超强低温冰冻中,本已树龄老化、品质退化严重的果树愈加受伤,很多橘农面临减产绝收。

危机中也孕育了机遇,以受灾为契机,石门对柑橘低产园实施标准化、智能化和现代化改造,如毁园重栽、密改稀、高接换种等等。

石门橘园,在焕新中被唤醒。

从2001年起,每年10月的柑橘节便是石门与大家的默契相约。24年来,柑橘节成为展示石门、推介石门,以橘会友、携手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今年的柑橘节,以节会开幕式、石门柑橘品牌推介与产销对接、橘乡“橙”跑、橘乡旗袍秀等11大系列活动,吸引了海内外游客奔赴石门。

与此同时,石门县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风土文化为灵魂,集柑橘种植、加工、科研、培训、旅游为一体的示范片,催生了独特的“柑橘经济”。

柑橘之于石门,已经不只是一种水果,也是一种风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

湖南省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石门举行。.jpg

湖南省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石门举行。

3.

对齐了颗粒度,市场的天平,一步步向石门倾斜。

从种植到采摘,从加工到售卖,从枝头到舌尖,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发展思路,石门柑橘已形成有机肥生产、柑橘种植、电商物流、休闲观光等全产业链。如今的石门柑橘不仅在北京、上海等国内多个城市站稳了脚跟,还漂洋过海,远销俄罗斯、欧盟、美国、东南亚、港澳等20个国家和地区,打开了国际市场。

石门柑橘的故事,其实也契合湖南县域经济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逻辑。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是在“特”字上下足功夫,把地方特色转变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优势,做大做强。

通俗来说,“别人有我也要有”的思维常常会让自己落入下乘,要找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地方,持续放大,才能在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

浏阳的烟花、醴陵的陶瓷、桃江的竹制品、邵东的打火机……纵览湖南这些县域经济“优等生”的故事,其中的主角都是传统“土特产”,我们所做的,就是对自我价值的发掘与探索。

而在更广阔的土地上,这样的发掘与探索也在时刻上演。从这些故事中提炼出来的经验与规律,提醒我们如何在尊重客观实际与激发新动能之间取得平衡。

来源:红网

作者:姜媚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54/62/1440018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