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文旅融合明确了新方位、提供了新方法、赋予了新使命。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相生共兴、融合交汇。
一个地方,如果在旅游中感受不到文化的魅力,旅游就容易沦为“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空洞行程,难以带来心灵震撼和长久共情;如果不通过旅游来拓展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传播、彰显文化自信,文化便缺少了一项重要的传播渠道,如同被岁月尘封的宝藏,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领略。
“一切皆文旅”,如今的“文化+旅游”已成为一场深度的化学反应。近年来,各地在文旅领域竞相“整活”,谁都不敢慢一步、松下神。面对热辣滚烫的文旅市场,怎样才能抓取其中的“流量密码”,接住“泼天的富贵”呢?
坚持用文化来塑造、构建、升级、发展旅游。从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汲取丰富滋养,深度梳理湖湘文化脉络,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用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和语言表达讲好湖南故事。
统筹推进文物保护、文明传承、文化繁荣,让人们通过“天下谷源、人间陶本”道县玉蟾岩遗址、“汉代文明标杆”马王堆汉墓、“道南正脉”岳麓书院等感触三湘大地的历史印记、山河壮丽、文化之美,从魏源、曾国藩、谭嗣同、黄兴等湖湘儿女的上下求索中感悟“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革命摇篮、红色圣地”韶山研学中体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感受新时代发展成就中激荡奋斗之志。
做到宾至如归,让每一种情绪价值成为人与人、人与文化间的思想共鸣。移动互联网时代,单纯的名山大川、传统景点给年轻游客新鲜感、吸引力已不如从前,提供情绪价值和体验感的“网红打卡品牌”不断爆火。来湖南,品一杯茶颜悦色、吃一场文和友、逛一趟潮宗街、看一场芒果节目,必定因打卡“乘兴而来”、因文化“满载而归”。
坚持用旅游来传承、彰显、弘扬文化。旅游不仅是身体的迁徙、双脚的丈量,更是心灵的放飞、思想的起舞。回归旅游本质,让每一处细节都成为讲述文化故事的窗口,每一次文旅体验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记忆。避免盲目跟风,文旅产品也当特色鲜明,打造独有的品牌IP,实现差异化竞争,不要一味贪多求全,盲目上马一些千篇一律的大项目、大建设。如,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让衡阳建湘历史文化街区火爆出圈,厚重工业记忆与新时代创新梦在这里交相辉映,这座与工业血脉相连的城市完成华丽蝶变。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文旅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我们要稳稳抓住文旅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务实而为,让诗和远方成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幸福彼岸。
(执笔:杨金 曾阳剑;本文选自《湖南宣传》2024年第9期)
来源:红网
作者:湘轩言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