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泊
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行政效能,国务院近期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三方面融于了一体,这是“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的再升级。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这将为个人、企业办事提供更多便利。
“高效办成一件事”,此项服务实现了办成一件事的效率和结果,最大程度解决过去申请人办事跑断腿、材料一大堆、表格填不完、难办成事等痛点问题。这样的便民利企举措,可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更表明政府部门勇于改革的决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政府部门和干部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的意识与效率空前提高,但是数据打通、业务协同难等问题依然存在。“高效办成一件事”,这不仅是企业和群众的期待,更是政务服务进步的表现。
毫无疑问的是,取名“高效办成一件事”并非为了好看,更是倒逼相关部门协同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不能止于名字高大上,更应该加大执行落实的力度。部门要积极参与,规范统一省、市、县、乡同一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条件、流程、时限、申请材料等要素,实现政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让群众得到充分的尊重,“高效办成一件事”才起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高效办成一件事”需要畅通企业和群众办事渠道,大大减少资料提交、部门流转的时间,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需要加大“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监督力度,健全和扩大其他监督形式,倒逼政务服务工作的落实。加强企业和群众评议在考核中的比重,让群众口碑成为衡量干部作风的重要途径,确保部门、干部在民意面前能够履职尽责,做到严格落实。唯有如此,“高效办成一件事”才会真正起到实效。
来源:红网
作者:胡泊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