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以“减”促“加”推动基层减负落到实处

来源:红网 作者:朱榕杰 编辑:唐盈 2024-03-26 15:54:58
时刻新闻
—分享—

□朱榕杰

“村部的牌子减少了,要求村里开的证明、给村里交办的事少了,村干部手机上的微信工作群也少了,基层干部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为老百姓服务。”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考察调研时,村干部汇报了这些年当地农村基层减负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从下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到启动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从确定“基层减负年”,到通报曝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一系列的硬举措释放了党中央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的强烈信号,切实推动了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激发全党全社会创造活力,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总书记有号召、党中央有要求,湖南定有所为。近来,聚焦“为车减负”和“为马赋能”,湖南动真格、来实的,接连出招:科技赋能,3月5日开通“码”上减负线索反映通道;统筹部署,3月6日召开省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2024年第一次部署推进会;全域推进,3月8日召开省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2024年第一次会议……闻令而动的背后,彰显的是湖南全省上下真心实意为基层减负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基层减负是“老大难”,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不可一蹴而就,也非一日之功,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找准“减”和“加”的平衡点,方能以“减”促“加”,助力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干事创业。

减“虚功”加“实绩”,树牢正确政绩观。形式主义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一旦政绩观错位,就会出现重“面子”轻“里子”的问题,进一步加重基层负担。抓好“关键少数”才能引领“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不搞劳民伤财的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见实效的事。要以解决好“减什么、怎样减、减得怎么样”等问题为目标,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深入实际,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和建议,确保把真实情况摸清、把真正原因找准、把解决对策提实。由此,自上而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一级抓落实,层层有抓手、有成效,确保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

减“形式”加“内涵”,增强实干高效率。为基层减负,目的在于让干部从繁重的“无用功”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和时间花在为群众办实事、办成事上。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少数基层干部本领不高、能力不强,开展工作时手足无措陷入“本领恐慌”,无形中也会加大基层工作的负担。因此,基层干部要以基层减负为契机,沉下心来练“内功”,做好自我提升的“加法”。要在强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充电补钙”。要在强化实践锻炼上做文章,下沉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一线,在具体实践中摸爬滚打、提升本领、增长才干,通过能力和效率的双提升实现干部自身减负。

减“压力”加“动力”,提振干事积极性。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稍有不慎,忙中还会出错。头顶“压力”,心无“动力”,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无过的“躺平”思想。因此,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在正向激励上下功夫,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约束和激励并重,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促进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让干部想为、愿为。另一方面,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做好澄清正名工作,切实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让干部能为、敢为。

基层减负,不是减质减量,为干部赋能提质增效才是减负的最终课题。唯有把握好“减”与“加”的平衡点,才能实现“减”和“加”的双向奔赴,从而不断地为干部赋能加力,为事业增光添彩。

来源:红网

作者:朱榕杰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7/60/1367383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