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山述年·龙②丨起于《山海经》的文化龙兴

来源:红网 作者:管风 曾慧 李婧君 编辑:陈晓丹 2024-02-10 08:30:42
时刻新闻
—分享—

前置引导GIF.gif

题记:时光如此动人,嘀嘀嗒嗒流过四季,来到新的年景,告别所有沉郁,生出新的希望。龙年说龙,春节策划“书山述年•龙”,循着幽幽墨香,带您走进中华经典宝库,寻找中国龙留下的神秘痕迹。

今日品读:《山海经》

山海君3_副本.jpg

《山海经》 冯国超 译著 商务印书馆  张雨阳 摄

□管风

神话是远古的记忆。

当上古奇书《山海经》打开一个地负海涵、包罗万有的神话世界,也就诞生一张幽静的河床,从此中国文化在此着陆,并孕育出无数瑰丽的花朵。古往今来,多少流风余绪,宛在山海间。

龙,是《山海经》大加描摩的神兽,强大、尊贵、阳刚、傲视、威严、震慑。这些特点,引发中国文化广泛深远的共鸣。

被《山海经》点燃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进化的生命线。

当我们抬头仰望飞鸟,于是有了飞机;当我们俯身凝视大鱼,于是有了潜艇。

飞鸟和鱼,遥不可及的两极,我们靠着想象力,把世界两极拉紧。

从这个意义说,《山海经》讲述的妖仙异兽,绝非单纯的志怪故事,而是东方想象力的纵情驰骋,是民族创造力的汪洋恣肆,就像雪山之巅淌出的一脉清流,慢慢汇聚成全民族文化认同的大江大河。

山海君2_副本.jpg

《山海经》有大量龙的传说。烛龙、应龙、青龙、夔龙、蛟龙、蟠龙、金龙、虬龙等8种龙,掌管四季和昼夜、战争与降雨,代表尊贵和权利、力量与仁慈。

如写烛龙:“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

如写应龙:“应龙处南极,杀蚩尤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如写金龙,身长几万里,“神龙见首不见尾”。此外,还有形状如牛的夔龙,鲧死后化的蛟龙,相貌威武的青龙。

在这个目眩神摇的世界里,龙是法力、威力和权力的象征。而被《山海经》点燃的想象力,也催发了中国龙文化的满天繁星。

聊斋志异3.png

《聊斋志异》蒲松龄 著 胡国浩 注译 岳麓书社  张雨阳 摄

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文学主题

受《山海经》启发,大量以龙为主题的诗、赋、小说等出现,留下不少传世之作。

如韩愈《龙移》一诗,描写蛟龙移动的壮观:“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这叹为观止的威力背后,是人们对龙的敬畏与膜拜。

而苏轼任徐州太守时,遇大旱,遂领百姓向龙求雨,果真得雨。苏轼一高兴,到城东“石潭”边磕头谢龙,并将田园即景写成一曲《浣溪沙》。

除了龙诗,唐宋时期还出现龙赋。白居易《黑龙饮渭水赋》、王安石《龙赋》,赞美龙的英姿和神力,乃其中佼佼者。

三星堆青铜鸟足神像的朱砂彩绘觚形尊上有一爬龙器盖,龙俯身在青铜立人脚下。.jpg

三星堆爬龙器盖。图片来源:新华社

古典小说中龙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

《聊斋志异》就有几篇题为《龙》的文章。其中写坠龙事件,“龙于泥水中盘曲三日,蚊蝇满集鳞甲。一日空中忽降大雨,龙便霹雳一声腾空而去”。

无论是阳春白雪的诗词歌赋,还是下里巴人的志怪小说,都继承了《山海经》的神话传统,同时注入新的时代面貌。它们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当时社会政治、道德、文化的风貌,蕴涵着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

“龙的故事”衍生鲜活的民俗文化

在《汉语大词典》中,由龙组成的词条有760余个,含龙字的成语有近300个。这是一个庞大的“龙文化”系统。

事实上,7000多年来,“龙的神话”从口口相传到文字记载,从高高在上到落地民间,已成为中华民族最鲜活的民俗文化。

湘西“钢火烧龙”。.png

湘西“钢火烧龙”。

龙的故事扎根民间。小说《柳毅传书》的人龙之恋、《封神演义》的哪吒闹海、《西游记》中各色龙王,元杂剧《张生煮海》,都让老百姓津津乐道,浮想联翩。

龙的形象更是无所不在。它飘扬于旌旗上,环绕于石柱间,俯瞰于藻井中,腾飞于年画里,舞动于大年正月的中国。

这一道古老而靓丽的民俗画卷,是“龙文化”向民间的转向,是中国人民在千百年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非物质的文化瑰宝。

糖画.bmp

民间糖画中的龙。

可以说,《山海经》启动了一个文化龙兴的按键。

“龙文化”从龙的国度、龙的故乡出发,走向民间,走向世界,成为全民族自觉遵从、反复践行、不断创新的文化深井。

每位中华儿女,心中都有一条顶天立地的龙。

策划:陈晓丹 音乐编辑:曾慧 朗读:李婧君

图片

欢迎关注“书山有麓”阅读号,书评投稿:hwssyl@163.com

来源:红网

作者:管风 曾慧 李婧君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6/97/1351347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