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
2月14日3时53分,四川达州直达广州的K4231次列车检票完毕,缓缓发车,载着秦巴山区的1400多名务工群众开启了新一年的外出务工之旅。经过日夜奔驰,列车于15日8时28分抵达广州站。(2月17日 光明网)
达州市作为务工人员集散地,自1999年至今,每年春节后,都要组织开行“务工专列”,截至目前已累计开行专列1600余趟,为225万人次提供出行服务保障,这些“务工专列”也成为老乡口口相传的“致富专列”。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以食为天,人生在世,吃、穿、住、行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必须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否则,所谓“民生”就无从谈起。保民生,要立竿见影增加农村群众的收入,首推的就是就业。再困难的农村群众家庭,一旦有家庭成员实现了充分就业,这个家庭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收入来源,家庭情况将会立即得到改善。
春节过后,正是返乡过年群众的集中返岗高峰,不少农村地方,更是因为返岗的人数多,导致一票难求。农村群众如果不能及时返岗,既可能影响其工资收入,也可能导致岗位被挤占,让村民失去熟悉的岗位。地方党委政府、铁路部门为返岗就业群众量身定制“务工专列”,让外出打工的村民,从“家门口”便捷地抵达打工就业的地方,这对他们端稳端牢就业的饭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一头连着企业运营、经济发展。“务工专列”既减除了外出打工群众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轻松地到达务工城市,也切实消除了用工企业的心头之患。企业要高质量发展,最担心的是熟练工的缺失。农民工朋友如果不能按时返岗,企业就又可能遭遇“用工荒”,而这往往是很难解决的。重新招聘人员,费时费力不说,还需要长时间的培训培养,这对到手的订单及时交付,肯定是很不利的。“务工专列”既让务工人员轻松愉快地返岗,也有助于解决企业的“用工荒”,让企业高质量发展有了底气。
“务工专列”,让务工人员“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实现点对点、组织化、规模化精准输出,为广大村民提供了高效、优质的就业服务,确保有外出务工需求的农村群众及时外出返岗就业。稳就业,需要更多这样的务实举措。
来源:红网
作者:江文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