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艺华(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在站博士后) 刘凤娇(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深刻阐明了改革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引领,注入了强大动能。
改革为了人民。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改革全过程之中的一条清晰的思想主线。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更要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用好“大”与“小”的辩证法,从大处着眼,于小处着手,切实办好群众的大小事。最是大事纾民困,群众的大事、难事、揪心事往往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为民办大事的成效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置顶困扰人民群众的痛点和难点,担起为群众纾困解难的担子,坚定迎难而上的勇气,将困扰老百姓的“疑难杂症”打通好。通过医疗体制改革,让更多的药品被纳入报销体系、更好的结算体系被投入使用,让人民健康有真正的“医”靠;通过文化体制改革,让文化气息浸润千家万户,帮助老百姓过上身心舒畅的好日子。与此同时,最是小事解民忧。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越是细微处,越彰显为人民服务的温度态度、越需要拿出实招硬招,我们要拿稳治理的“绣花针”,将群众的小事认真地解决好。抓好抓实垃圾分类、清洁取暖、旱厕改革、爱心座椅、村路路灯等等与民众日常息息相关的惠民举措,让幸福在亿万人民群众中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持续办好群众“关键小事”、落实民生“头等大事”是改革各阶段、多维度、全过程必须一以贯之的根本价值立场。
改革依靠人民。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改革就无法推进。山越高越难爬,车越快越难开,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挑战性日益凸显。没有人民支持与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问计于民,是我们的破题关键。这对我们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书写者,全面深化改革的恢宏篇章也应交给人民主笔。人民既是波澜壮阔奋进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又是历久弥新民族精神的培育者,更是民族复兴宏伟蓝图的实现者,历史和现实表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仅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人民群众不仅是浩瀚的力量之海,也是浩瀚的智慧之海。”从实践层面而言,我们要放弃空想、幻想,走近、靠近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场域,激扬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充当改革的“主力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聪慧,只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能豁然开朗、找到答案”,从理论层面而言,我们要善于总结提炼,将人民群众所创造出来的鲜明、鲜亮、鲜活的经验,转化、提升、升华为有内涵、有底气、有逻辑的理论观点和思想精华,有效促进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
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的体现,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才能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切切实实地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这些论述既温暖人心又充满力量,既饱含深情又富有哲理。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让人民群众成为“阅卷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改革方向对不对、改革措施准不准、改革成效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无论在哪个领域进行改革,无论推进到哪个阶段,都要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评价改革的主体,将“人民拥不拥护、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改革开放成效最高标准。不开“空头支票”、不做“面子工程”,扎扎实实办好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
在改革开放的全新篇章中,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不动摇、不偏离、不懈怠,全力以赴、久久为功,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来源:红网
作者:胡艺华 刘凤娇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