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世界的日常》:一场内心的建湖运动

来源:红网 作者:小古 编辑:陈晓丹 2024-07-04 17:42:00
时刻新闻
—分享—

《世界的日常》

何立伟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4年4月出版

□小古

大雪抖落在院子里,白菜有一半露出来青色。

男人弯腰从半掩的门口走出来,拿着菜刀,对着最大的一颗砍了下去。

拿着白菜的男人对从城里专程赶过来的两个兄弟说:有白菜吃,还要什么老婆咯!

——这是我在给何立伟老师做专栏编辑那几年,印象最深刻的专栏之一。明明是市井烟火里的小民,明明是平淡无奇生活,读完最后一个标点,却常常有点愣住,有时候是忍不住大笑,有时候是怅然若失,有时候有点淡淡一抹忧伤。而像大白菜这篇,一开始觉得甚是有趣,多年之后回味起来,感受的已是充盈的禅意。

禅意来自于哪?应该是他写作中铺陈的色彩、精准的词语、字句的节奏,这些都是。除此锤炼的技巧之外,应该还有他世故又超越的能力与平衡。

《呵欠》 何立伟 摄

与大部分创作者不同,何老师在细微之处捕捉的功力与敏感,对庸常人生的理解与洞察,与真实世界的同行能力,是很不一般的。这些特点,更像是从唐代直接飞奔而来的禅意,如同经过安史之乱江山破碎,禅者沿着山谷与涧水一路前行,与人讲法、辩法,种水稻、采茶制茶、打坐参禅,留下祖庭弟子、公案。

当我翻完何立伟老师新作《世界的日常》,眼前常常想起这一群唐宋之间的禅师,他们跑江湖,一步一脚地跋山涉水,遇到无数枯枝、败叶、虎啸、野兔,每一眼风景都在砥砺着他心中对禅意的理解。

在开篇的加徳满都,能看到非常多儿童清澈的眼神,以及那些街头的女人与卫兵等人物组成形式感特别戏剧化的场景。让人感觉这是一个世外桃源。后来听何老师聊天,他说从环境上来看,加徳满都是一个特别脏乱差的地方。混乱中的清澈与诗意,就是何老师文学的鹰隼之眼。

《首饰店年轻的保安》 何立伟 摄

还有一个地方的组照令我印象极其意外,那就是第一次听说过的城市——里加。这是一个普通不过的波罗的海的海滨城市、朴素的拉脱维亚首都,却因为世界合唱大赛吸引了何老师的镜头。

里加其实非常日常,合唱比赛听起来也特别传统。我在照片中却看到了很多情绪与情绪以外的东西,或许那就叫普遍的冷漠与热量。在这凉温之间,是卑微无名之人的亮光,人无分南北,眼睛中的光芒却是对永恒宇宙的反射。

因为我以前的职业习惯,看图片首先要从图片说明开始,这次读何老师的摄影集,也是如此。第一印象是遗憾,他写了那么多错过的“绝对性瞬间”。这些遗憾,换一个角度也是作品的另一部分,那些场景中逃逸的能量又被文字捉回来了。影像诗人何立伟通过这些零散的场景形成了一个新的整体,这是一本从容不惊又感慨万千且并不形容于色的诗集。

《做鬼脸的孩子》 何立伟 摄

闹市有如山月,在内心划过一道又一道的涟漪,波纹繁复艳丽,时间慢慢地经过,涟漪归于平静。世界回归日常,世界新鲜无比,丰富无比,有太多的意外与戏剧性。《世界的日常》和卡帕不一样,没那么惊心动魄,何老师的摄影与文字,帮助世界的意外、戏剧与激烈找到了他们的日常性。

他也帮我们这些阅读者,在内心建造了一座湖泊,不管世界如何,我们内心总能在涟漪之后,找到自己喜欢的倒影。


《世界的日常》(节选)

何立伟

《他们》

他们就坐在帕坦王宫的对面,

戴着印花帽子,披着坎肩。

他们比我老,

但是比王宫年轻。

他们几乎整天坐在这里,

什么也不做,

甚至也不说话。

他们口袋里有很少的卢比,

却有大把的时间。

他们奢侈地花掉自己的岁月,

买来了世上最昂贵的悠闲。

《爷孙》

有天中午我在王宫对面的一条小巷中,

看见了这位爷爷和他的孙女。

他嘴唇周围长满了钢刷般的胡茬,

他用它来威胁小孙女,

逗她快活地尖叫。

她没完没了地央着他讲故事和看图说话。

我想起自己从小没有爷爷,

我想不起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尖叫。


《两姐妹》

我在博卡拉一座小山上,

看见了这两位小姐妹,

她们在破旧的神庙前翩翩起舞,

为的是让异邦的游客高兴,

而她们自己也高兴,

不管你施不施小费。

后来她俩一直跟随我们下山,

晚饭后她们还没离去,

在餐桌前又开始跳舞。

她们和我们,

于是有了没完没了的高兴。

欢迎关注“书山有麓”阅读号,书评投稿:hwssyl@163.com

来源:红网

作者:小古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1/96/1406758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