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如何激发农村养老的内生动力

来源:红网 作者:欧阳娉 编辑:唐盈 2024-06-07 14:18:41
时刻新闻
—分享—

□欧阳娉(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公坪镇通溪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银发族”的养老需求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近2.1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4%。相较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更高,速度也更快,但农村养老资源却显得相对匮乏,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也比较薄弱。

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断寻求农村养老问题的更优解,更与我国阶段性任务紧密相关。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破解农村养老问题、补齐服务短板、激发内生活力,已成为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

做好农村养老文章,首要是保障基本医疗。村内卫生室、医疗机构需配置齐全,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切实满足村民基本就医需求。一方面,日常药品、医疗机械应保障到位,能够“家门口就医”,确保“小病不出村”。另一方面,应定期组织上门问诊、上门体检,积极科普宣传防病知识,做到未病先防、未病先调。此外,基本医疗保险也是养老关切中的必要一环。随着居民就医报销比例的提高,面对不确定的疾病风险和可能存在的慢性病隐患,缴纳医保为老年人提供了心理支撑和经济后盾。但也应充分考虑医保缴纳群体的特殊性,尤其是农村小部分独居困难老人,可以由村集体经济支出部分经费为其“买单”。因此,壮大村集体经济,更能为农村养老增长底气。

做好农村养老文章,“互助式养老”不能缺位。所谓“互助式养老”,并不只是传统的“集中式养老”,而是一种“集约式养老”。即以村部、村卫生室、村民活动室等地为阵地,打造多功能活动中心,为村民提供休闲交流场所;通过组内结对、邻里结对、老中青结对方式,对村内困难老人、残障老人、高龄老人进行重点帮扶;引导老人发挥所长,让“银发经验”“乡土智慧”参与村务、协理村务;线上协同乡贤能人、在外游子,为村内养老注入外部力量支撑。这一互助模式,变引入外部力量为发挥主观能动,对于偏远村、微型村而言,成本更低、阻力更小,也更具有可实施性。

做好农村养老文章,重在实现老有所乐。相较于城市老年生活智慧化、休闲化,农村老年生活则与农耕文明密切相关,因此开展乡村文娱活动,更需贴近乡土、贴近生活。近年来,不少镇村策划组织村晚、村K等大型活动,积极开展送戏下村、送舞下乡等流动舞台,既能活跃村民日常生活、丰富娱乐活动,又能强化村内外联系、凝聚村民感情。此外,我们应注意老年人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一是他们多为独居,生活和心理上都较为孤独,二是在村居住多年,老年人也是乡村记忆的重要部分。走进老年人,既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也要走进他们的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欧阳娉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0/99/1398111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