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丨科技赋能,让“国宝”活起来

来源:红网 作者:敬一函 编辑:唐盈 2024-06-01 11:04:06
时刻新闻
—分享—

a90d1d22b01f4e3c87bb30aa5fe583ad.jpg

皿方罍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整器雄浑庄重、雕刻精美。

——皿方罍回归十周年系列评论之三

□敬一函

十年一秩。秩,是时间单位,也是记忆节点。特别是,对于文物保护来说,更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连日来,皿方罍的故事再次成为了人们的热议话题。十年前,流失海外的皿方罍器身,经湖南各界多方努力,终于回归故土。它与分离近一个世纪的器盖实现了身首合一,成就了“完罍归湘”的一桩美事。

十年后的今天,这件被誉为“方罍之王”的宝物,身处湖南博物院的“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展厅中,依然气度非凡、备受瞩目。

一件文物何以能够持久地备受瞩目?因为,罍,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盛行于西周时期,皿方罍是迄今为止出土最大最精美的青铜方罍。它器型硕大,纹饰精美,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整器雄浑庄重、雕刻精美,体现了中国青铜器铸造鼎盛时期的高超技巧。

更重要的是,文物背后是历史,是传统,是文化和文明。这也是湖南博物馆成为打卡热门地的重要原因。

8175814dab404620a0a47607a42eee47.jpg

5月下旬,湖南博物院皿方罍展柜前人流如织。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要知道,很多很多的时间才有一点点历史,很多很多的历史才能形成一点点的文化,很多很多的文化才能形成一点点的传统,很多很多的传统才能形成一点点文明。我们如何去了解历史、文化、传统和文明?文物就是重要的媒介和“桥梁”。

面对展柜中的皿方罍,大多数人的关注焦点,可能集中于器物本身,极少有人注意到,在展柜内、展厅中,除了文物,还有不少隐藏的“功臣”。它们让诸多藏品能够长久地绽放出文明光芒。这就是科技。或者说,科技的进步,让文物保护和呈现有了更好的工具。

先说保护。保护是文物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这些年来,湖南积极把科技创新成果引进文物保护领域,在科技赋能下,文物保护能力不断增强。

比如,在皿方罍展柜下方就有一个传感器。它可以实时监测展柜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含量等对文物保存状况有密切影响的因素,为文物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同时,也能将文物保存环境综合信息即时传输至电子恒湿净化系统,并且根据文物不同材质对环境的不同需求,分别对除湿、加湿及空气净化等功能进行调节,以此改善展柜中文物保存环境状况,让文物长久保存。

从这个角度看,对皿方罍的保护,本身就有很多的故事。相关的科普报道和专家解读,本身也会引来好奇和求知。

96cf8696996245d691eb7dfe9b830433.jpg

在美国,3D打印的皿方罍罍盖与罍身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完成合璧。资料图

再说呈现。以典籍作舟,可畅游华夏文明之河;以文物为媒,可通读湖湘历史之厚。现在,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高清影像获取等技术,对文物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与管理,实现永久性保存,为文物研究、利用等提供原始数据;可以利用高光谱成像仪等高科技设备,对文物质地结构等进行无损检测分析,更深层次挖掘文物本体价值;可以借助三维建模、3D打印等技术,为文物修复提供有力支持,最大程序恢复文物本来面貌。

可以想见,博物馆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平台,利用5G、3D、AR、VR、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可以为文物展陈打造更多新样态,让参展观众有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文物诠释中国。青铜器是最古老而又传统的物件,是最具有中国文化格式、文化传统的艺术品之一。罍就是盛酒的青铜器皿。《诗经》中“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意思是“我且斟满铜酒杯,让我不再长思念”。千年以来,游子把酒低吟,望向故乡的方向。古有完璧归赵,今有完罍归湘。类似的文物回家故事,无疑自带感动。从这点看,我们要为完罍归湘的助力者点赞。

正如现代京剧《皿方罍》最后落幕时,幕布上出现的那行字一般:“江海奔流,生生不息”,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文物回家”四字,是归途也是征途,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重逾千斤。”保护是为了唤醒,进一步唤醒文化自信,进一步唤醒爱国自强。“科技+”让皿方罍“活”了起来。实践也已经证明,科技不断赋能,“国宝”的文化磁力和魅力必定会越来越强。

来源:红网

作者:敬一函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0/83/1396057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