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丨让青年科技人才挑起“科技强国”的“大梁”

来源:红网 作者:李星宇 编辑:唐盈 2024-06-25 17:00:15
时刻新闻
—分享—

□李星宇

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当前,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基础研究人才的竞争,我们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工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的工程人才支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弘扬人才“报国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人才工作最根本的政治优势、最重要的成功经验,只有通过党的领导,才能够充分发掘、培养和使用各类人才。近年来,随着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我国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提升,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各地要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的理念,加强人才思想教育,落实好党管人才的政治责任,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优秀文化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当中,激励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科技报国的优秀品质,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努力为中国建设一支矢志爱国,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完善自主培养体系,搭建人才“成长平台”。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当今世界,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而要建设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就必须建立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各地要立足科研实践这一根本途径,加强产学研融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联合打造实习实践基地,把优秀科技人才培养与重大科技任务、重大科研布局有机结合起来,为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让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到重大科技攻坚中、重要岗位上去历练,增强青年科技人才坐得住“冷板凳”、吃得了“闭门羹”的意志品质,以及扛得住“重担子”的担当意识,更好地肩负起时代的责任。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充分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让科研创新的青春力量更加澎湃。但是在一些国有企业中,青年科技人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躺平”“佛系”和人浮于事等问题仍很突出,这导致自主培养的青年科技人才出现流失,科技人才队伍并不稳定。所以为了稳定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各地要根据实际需要、使用绩效、财政状况,建立和完善青年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建立长效投入机制,逐步扩大中央高校、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规模,并按照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理念,在保障基本工资水平正常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加大绩效工资发放的自主权,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多渠道增加科研人员的成果性收入,让青年科技人才有一个更加优越舒适的工作环境。

来源:红网

作者:李星宇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0/69/1403167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