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察思考问题当着眼大局

来源:红网 作者:鲁闻恋 编辑:唐盈 2024-06-18 14:04:16
时刻新闻
—分享—

□鲁闻恋(国际战略问题研究员、军事学博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当前,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正在不断推向前进,改革开放正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深刻的层次展开,各项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两个大局。因此,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牢固确立从大局上观察思考问题的理念。

一要精于理。无论是分析形势的发展变化,还是捕捉思想现象的本质,都要借助马克思主义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以获得观察思考的准确性、深刻性。这就要求在精通理论上下功夫,学习上注意“四性”:一是系统性。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及其内在的联系,并按体系设置选择学习书目,按规定学完指定的内容,力求全面、完整地理解,改变零打碎敲的状况;二是深刻性。要坐得住,钻进去,真正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改变浅尝辄止的状况;三是长期性。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改造到老”,改变只学一阵子的状况;四是应用性。要以理论作指导,观察事物,体察现实,分析矛盾,指导工作。在实践中自觉运用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学会“两手抓”,改变只学不用的状况。

二要善于察。观察之道是一门充满奥秘的学问。各级党员干部既要具备“宏观”的本领,放眼恢恢宇宙,通观人类未来;又要具备“微观”的能力,细察复杂的情感,透视人心的微妙。这就要求敞开观察的大门,通过看、听、问、察,把外界的信息摄入大脑。做到脑装大事,心想大事,常抓大事。站在观察的制高点上,把握事物的发展进程和变化趋势,提出切合实际的工作意见;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等,善于从群众的喜怒哀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现一般人所不易发现或容易忽略的东西,并能从细微的变化之点,摸准思想脉搏的流向,及时加以引导,防患于未然;要坚持全面、客观、辩证地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能从某种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体察其思想动机,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切忌主观、武断、固执和自以为是。这正如孔子所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三要勤于思。干好工作必须勤于思考。在思考方式上,一要“广思”。为迅速了解某一事物的现象或人的思想变化动因,就要从不同角度、侧面来思考。如果一条思路不通,就要寻找第二或第三条思路。比如,个别人的思想问题,有的是“一因一果”,有的是“一因多果”,有的是“多因多果”。作为思考者,就要抓住导致这种结果的直接诱因,寻求根治病症的良方。二要“深思”。在广思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引深思考。比如,一个后进人员,经教育回头后又出现反复。此时的思考就应深一步:是退中有进,还是回到当初?是环境诱发,还是故伎重演?是思想可塑,还是不堪造就?这样去深思,就能抓住思想反复的病根,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三要“联思”。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性、逻辑性,决定了思考的联系性。比如,一个干部在通常情况下能遵守政治纪律,但组织纪律性差。作为领导和政治工作者的思想,就不能单纯视为组织纪律问题,而应从“联思”上预测到,如果组织纪律性差,遇到适当的环境和气候,就有可能违反政治纪律,导致政治上犯错误。总之,“联思”要从“此”想到“彼”,由“小”想到“大”。

对于国家而言,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新时代具有新使命;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新时代要求具有新担当和新作为。我们必须始终以铁的意志、铁的纪律推进党的革命性锻造;必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推动成果转化,把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实际举措。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敬业奉献,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建新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鲁闻恋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0/52/1400874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