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丨感悟“四下基层”法则,架好干群“连心桥”

来源:红网 作者:李星宇 编辑:唐盈 2023-12-08 14:22:00
时刻新闻
—分享—

□李星宇

源起宁德,兴于福建,推向全国,“四下基层”这一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35年来不断发扬光大,展现出非凡的实践力量。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反映福建宁德坚持践行“四下基层”促发展见实效的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在“四下基层”中感悟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真挚情怀,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踏踏实实走好群众路线的“正道”,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用实际行动推动群众工作“破圈出彩”。

让调查研究“下基层”,确保田间地头“走”到位,决策部署顺应人民意愿。“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基层群众是最了解实际情况,最容易发现问题,最有解决问题经验的群体。我们要明白决策的制定不是“拍脑袋”,如果一味居“庙堂之高”,没有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就难以了解“江湖之远”的百姓故事,政策制定也会失去科学性和针对性。我们要汲取“四下基层”的经验,打破“前呼后拥”,脱下西装、皮鞋,换上农装、布鞋,从感情上接近基层、融入群众,以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视角、群众的立场,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做“明眼人”“有心人”,把“家常话”谈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感到我们党员干部的亲切、可信、真诚,拉近干群间的关系,发现百姓的问题,变“群众呼声”为“政策哨声”,切实制定出贴近实际、生活、群众的政策和措施。

让政策方针“下基层”,确保政策宣传“讲”到位,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我们要明白基层政策宣讲面对的是基层群众,目的是让干部群众更深刻地领会党的政策方针,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难免会影响宣讲效果,让群众因为“听不懂”所以“不想听”。所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要充分了解基层人民群众的政策需求和接受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要做到“入乡随俗”,以“理论+现场+互动”的形式,把“政策方针”变成日常的方言土语,将“书面语言”转换成“群众语言”,将“理论观点”变成“朴实道理”,讲大白话、用土方言,深入浅出、清晰明白的让党的政策方针飞入“寻常百姓家”,进一步拉近和群众之间的距离,与群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变“党的政策主张”为“群众自觉行动”,让党的声音像蒲公英的种子播撒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让信访接待“下基层”,确保民生诉求“听”到位,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而信访工作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各地要将“实事求是”作风贯穿于工作中,从百姓提出的一点一滴的需求出发,紧盯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开展开门接访、进门约访,把信访群众“请上来”,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信访之事当“家事”,确保民生诉求“听”到位,变“群众上访”为“下沉接访”,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满意度、现场办公实效性。

让现场办公“下基层”,确保真抓实干“做”到位,群众工作惠及基层百姓。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作为党员干部如果不下沉基层无异于纸上谈兵,脱离基层时间久了,工作就会拖沓,问题就会越积越多。我们要力戒干部高高在上不作为问题,把办公桌“摆”到一线,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党员干部利用好“一线工作法”,带着任务、带着问题从“会场”走到“现场”,从“办公室”走到“田间地头”,走出办公室的“小门”,走进老百姓的“大门”,与基层干群面对面沟通交流,通过现场办公会集中“会诊”,变“会场”为“现场”,以“销号清账”“马上就办”的决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确保真抓实干“做到位”,努力把惠及百姓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更多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来源:红网

作者:李星宇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56/90/1333621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