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中办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鲜明释放出干部干得好就上、干不好就下的强烈信号。
近日,学习时报刊发文章《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工作体系》中说到,湖南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规定》精神,探索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工作体系,着力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描绘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这个干事创业的最好时代,对于干部来说,渴望的是体现价值,珍惜的是干事创业的平台,“能上”“能进”的心态是推动他们不断发展的源动力。也要看到,极少数干部安于现状“混日子”、四平八稳“占位子”,角色变为平庸者,甚至是懈怠者。
当下,湖南已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干部是中坚力量,他们的“一步慢”,很可能导致相关发展的“步步慢”。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是对湖南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干部考核也有类似情况。《规定》就提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问题;主要规范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领导职务所做的组织调整。揆诸现实而言,任何人在面临着“能下”“能出”的时候,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抵触,基于此,就必须把握认定标准、完善程序方式,务求下之有据、下之有序,以过程规范保证结果公正。
唯有亮出优与劣的标尺,明晰上与下的准绳,方能让规则掷地有声、让对方心服口服。《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工作体系》这篇文章就说到:“把精准认定和规范实施衔接起来,完善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操作办法”,可谓是切中肯綮。
对于“能下”“能出”干部的政治素质,要对标《规定》列出的不适宜担任现职的15种情形。但也不能仅靠测评表一填了事,而应努力做到全方位、近距离、多角度地掌握干部表现,才能把“政治像”画得更加精准。
另外,干部政治素质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考察考核不能“凭经验”或是“套公式”,而要通过一件件事、一个个阶段去检验、评判、总结,让结果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对此,《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工作体系》这篇文章就指出,湖南“积极开展实践研究和探索,筛选出近5年来领导干部下的样本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多个数据分析模型,认真总结干部下的共性特征和工作规律,推动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工作实化细化量化具体化,做到可比较、可检验、可考核。”
亮出优与劣的标尺,明晰上与下的准绳,才能考察出真情况、开拓出新局面。湖南省委2022年度选人用人“一报告两评议”总体评价“好”率,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生动局面已经打开,而更多的能者,正在他们的干部岗位上发光发热、大展作为。
来源:红网
作者:谢伟锋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