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建军(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展了大量的理论探索,经过艰难探索、政策转型以及实践转型,有效推动了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集中体现在“三新一高”上。
新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同时,实际上也出现了“新常态”。我国经济运行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条件、市场竞争、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诸多方面呈现出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新发展阶段现象。据此,中央要求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他还开出了“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到“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这一药方,并提出从“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支柱”政策框架转变到“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七大支柱”政策框架。这就是新发展阶段应对新常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提出的、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这五大新发展理念,各有侧重,有机统一。创新发展就是要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就是要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就是要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就是要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五大新发展理念,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引领和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也是由此而来。
构建新发展格局。新时代以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中国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我们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着眼点,就是要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就是要在面临各种狂风暴雨甚至惊涛骇浪中,不断增强中国的生存力发展力和强大韧性,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中国式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如工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智能化等,也有中国自己独特的五大特征。
高质量发展。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实际上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强国建设、复兴伟业的最大底色,这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始终坚守的目标基调。
当今时代,谁掌握了核心资源,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那么,不同人类社会形态的核心资源分别是什么呢?有学者提出:奴隶社会是奴隶主掌握了核心资源奴隶,封建社会是地主掌握了核心资源土地,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家掌握了核心资源资本。这些分析不无道理。原始社会是氏族和部落的首领掌握了氏族和部落成员这个核心资源,让他们聚居、团结在一起,在与大自然搏斗与共存中赢得自身进化和发展的机会,这个过程十分漫长。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社会形态,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发展新形态,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那么,其核心资源是什么呢?那就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而共产党其先锋组织真正掌握了广大人民群众这个核心资源,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剥削阶级,让人民翻身作主人。因而,当前,我们抓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牢固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才能真正把握住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和精髓灵魂。
来源:红网
作者:汤建军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