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丨重温“党史六对” 感悟思想脉动

来源:红网 作者:柳文刚 编辑:陈晓丹 2023-11-20 20:26:15
时刻新闻
—分享—

□柳文刚

近日,《“党史六对”启示录》开播,记录了毛泽东同志与党内外人士的六次互动对谈,即“荷树对”“洞前对”“枣园对”“甲申对”“窑洞对”“赶考对”。这6次对谈跨越时空数十载却依然历久弥新,于今天而言仍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党员干部要在重温“党史六对”中感悟思想的脉动,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积蓄磅礴力量。

重温“荷树对”“枣园对”,“脉动”源自“登高望远、脚踏实地”的方法论。

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同志与一同挑粮上山的战士们在荷树下对话,说道“革命者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当时,敌我双方力量悬殊,红色政权长期处于四围白色政权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中,革命队伍不乏悲观情绪。毛泽东同志却始终坚信,只要走上了正确革命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必将前途光明。

1943年,陈云同志在延安枣园治疗休养期间,三次求教“怎样才能少犯错误”,毛泽东同志均答到“犯错误是思想方法不对头”。受其点拨,陈云同志学思结合,领悟到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实事求是“十五字诀”。

工作千头万绪,当党员干部感到困惑迷茫之时,不妨重温“荷树对”和“枣园对”带来的方法论启示。要登高望远,保持全局眼光、战略思维,科学理性分析研判大势大局,于重重迷雾之中看到“诗与远方”。干好党的事业,更离不开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态度,唯有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进取,才能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重温“甲申对”“窑洞对”,“脉动”源自“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历史观。

1944年,农历甲申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复信作家郭沫若,称党中央视其发表的《甲申三百年祭》为整风文件,将认真汲取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的深刻教训。二人一北一南,通过信纸隔空对话,发人深省,警醒着全党要戒骄戒躁,莫被即将来临的胜利冲昏头脑。

次年,延安窑洞内,面对黄炎培等民主人士“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担忧,毛泽东同志说已经找到跳出这“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就是民主,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而时隔76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跨越时空与他们对话,给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

“甲申对”和“窑洞对”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革命胜利在望,党内一些同志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这两次对谈无疑给全党上下敲响了一记警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党员干部要时常重温“甲申对”“窑洞对”,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保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历史清醒,在胜境中戒骄戒躁,主动接受监督,勇于自我革命,才不会被“糖衣炮弹”迷失自我,重蹈李自成的覆辙。

重温“洞前对”“赶考对”,“脉动”源自“群众路线、赶考之路”的路线图。

1929年,毛泽东同志与闽西特委的邓子恢同志在圳背岩洞前散步,谈及领导者的责任,说道“领导者不应有什么特殊性,领导者的任务就是当群众的‘传达员’”。我们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始终坚持以群众路线为党的生命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努力当好群众的“传达员”。

1949年3月23日是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的日子。毛泽东同志对周恩来同志说“今天进京‘赶考’去,希望考个好成绩”。他把进京执政比作“赶考”,指出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希望全党上下保持“两个务必”。带着这样的谆谆嘱托、殷殷期盼,共产党人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

“洞前对”和“赶考对”是两条路线图,一条为群众路线,一条是赶考之路。“赶考”永远在路上,而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在“赶考”路上最坚实的后盾、最强大的底气。如今,迈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共产党人更需握紧“接力棒”,保持“赶考”的清醒与坚定,践行“四下基层”,走稳群众路线。不管走多久、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之路,不要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努力向人民“阅卷人”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柳文刚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55/64/1327718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