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底座怎样才能筑得更牢、夯得更实?

来源:红网 作者:周军 编辑:唐盈 2023-10-31 10:01:17
时刻新闻
—分享—

640.gif

640.png

□周军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7日下午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那么,文化的“底座”如何才能筑得更牢、夯得更实?几条路径,或许值得思考和探讨。

应从历史的厚重沃土中淬炼优秀的中华文明。文脉绵延,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纵观五千年,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从未断流,这是我们有别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鲜明特征,也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源泉。应重点聚焦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加大考古研究和文献成果的运用,让更多深藏在历史深处的文化“瑰宝”浮现出来,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实证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引领人们从优秀历史文化中涵养“中国风韵”,从内心深处守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打造精神文化“强磁场”。

应以全球视野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地球村”里尽繁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尤为乐见,各地守正创新,加强文化跨国传播。在各地,一场场文化交流之旅精彩呈现,打开着一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寻根之旅。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明一直与其他文明和平相处、兼容并包。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玄奘西行反映着中国的开放与交流……只有把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大门敞得更开,舞台搭得更广,中华文化才会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底座才会筑得更加牢固。

应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文化向“新”图强。在信息化时代,一个好的作品往往能够产生无远弗届的影响力。如今打开网络,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触“网”登“云”,让积淀数千年的传统文化跨界而来,传递着从古至今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强劲磁力,带动人们在“读屏”中接受文化熏陶。文化的活力在于创新,在于真正走进公众视野,将蕴含其中的精神内核深深根植于百姓心田。推动文化“常新”,就需要创新表达,推出更多的文化精品,开展不受时空限制的各民族文化交流和互动,于无形中拉近心灵距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40 (1).jpg

古老华夏梦无止境。从历史走向未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在肩。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何其壮阔,各民族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是将梦想照进现实的路径。

其实,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底座”,各地都在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比如,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遍布在各地、刻印着各民族光辉历史的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古董文物插上数字翅膀,越来越多的历代经典从历史深处走来,与观众面对面“对话”,让人们感受到“指尖一秒,史上千年”的逛馆魅力,在文化探究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激荡“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精神内引力。

比如,用好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一堂堂红色教育思政课接力走进校园,一个个红色文化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增强了各族学生的历史认知,潜移默化中涵养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天下一统”“和合共生”“民为邦本”的理念在各民族中得以生动弘扬。

把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插在人人都看得见的地方。引领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充分放大中华民族的整体优势和创造活力。

生动的故事,既可润心,亦能通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底蕴,既需要在共有的中华文明中找“共性”,讲好“共进”的故事,还应从各民族文化中呈现“个性”,展现民族文化独特魅力,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织牢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

来源:红网

作者:周军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54/75/1321634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