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办好老年“食”事,新时代“夕阳”更红

来源:红网 作者:何竹梅 编辑:唐盈 2023-10-25 11:43:20
时刻新闻
—分享—

何竹梅

10月23日上午,长沙市雨花区为同升街道新聚园社区的老人送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老年食堂”正式开业。“开设这个老年食堂,真的非常好。我的儿女都在外地,一个人在家做饭太麻烦,现在好了,有了老年食堂,吃饭能按时按点,菜品丰富,价格实惠,味道也不错。”雨花区居民张嗲嗲一边吃着丰盛的午饭,一边夸赞道。(10月24日 红网)

“民以食为天”,饮食问题关系到最基本的生命延续,继而关系到身体健康,再到事业发展。没有解决好饮食问题,是基础工作的败笔。笔者所在的乡下,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流传着一副口语对联:过年都是虚光景,吃饭才算大问题。这副对联以吃不上饱饭的农民的口气,道出了民生的大问题就是吃饭。就当下而言,全国人民都行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吃饭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但是,对于一些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来说,儿女多在外地,饮食确实又成为了大问题。老年食堂的建立,则很好地填补了这一“饮食”空白,增强了老人们的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规划部署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指出要“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为此,全国各级党政部门都把老龄事业提到议事日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医疗、办事、娱乐等方面给老人们搭建平台,提供便利,各地的老龄事业发展迅速,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夕阳晚景”也更加绚烂。

但是,无论什么工作,只要是关乎民生大计的,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各级政府的根本宗旨,在老龄事业上,更当密切关注老人们的生活细节,发现“短板”及时补齐。就居家的老人来说,很多都是自己开伙,但面临的问题就是饭菜多了浪费,少了不好安排,花样多了又麻烦。所以,在饮食问题上,有的老人习惯随便应付,要么做一顿吃几餐,要么选择不吃午饭,很不利于营养均衡和身体健康。这样的“细节”对于老龄事业来说,确实就是“大事”。湖南长沙开设的老年食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可享受实惠餐饮服务,是一切为了群众的生动体现。

也许有人要问,这老年食堂是否有区别于其他经营性质的餐馆,消费能否让老人在经济上承受住?对于这问题,长沙新聚园社区老年食堂从饭菜质量和收费标准两方面都极大体现出了“服务”的特质。从饭菜来说,老人们感到饭菜软烂、不咸不淡,一起吃饭的人多,还能拉拉家常聊聊天,心情变好了,吃饭也更香;从消费来说,两荤一素一汤的中餐,60岁以上老人只需要10元;60岁以上低保老人只需要7元;60岁以上特困老人只需要4元。就最高的标准来说,也并不比自己开伙的成本高。可以说,老年食堂的兴办,彻底解决了老人饮食之忧,也更能让子女们安心工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各级党政机关以及服务行业,只有将别人的老人都当作自己的老人,才能从生活细节中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长沙新聚园社区的老年食堂,除了解决老人的吃饭难题,还集棋牌、文化、体育、书画、舞蹈以及健康检测、心理咨询、陪同就医等于一体,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让“食无所忧、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为看得见的风景。用心办好老年人的“食”事,让新时代的“夕阳”更红,“何须惆怅近黄昏”的意境也即将更加实在而高远!

来源:红网

作者:何竹梅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54/69/1319829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