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洋
5月16日至1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赴洞口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新宁县,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课题开展专题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打好“发展六仗”,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高质量发展,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把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凸显了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和长远意义。当前,湖南高质量发展风帆正劲,还需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激发内生动力,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继续做好湖南的事情,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大步迈进。
近几年,湖南高质量发展步伐大步向前。面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问题,还要从“稳”字上夯实大盘基础。要在工业投资上攻坚发力,更加注重在优化投资环境上下功夫,切实提升项目审批效率,抓优项目储备,科学谋划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示范性项目,推动形成远近结合、大小兼顾、梯次接续、滚动发展的项目储备格局,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引进;要在绿色低碳转型上攻坚发力,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产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迭代升级传统产业;要在园区提质升级上攻坚发力,积极探索创新“飞地”“飞企”发展模式,着力强化园区资源要素保障,不遗余力从存量调整上挖潜力、从节能改造上下功夫、从压减落后产能上动真章,千方百计腾出要素指标,优先保障优质工业项目顺利投产达效。
过去一年,湖南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交出一份来之不易的好答卷。未来还需坚持以质取胜,从“优”字上拉动新型引擎。其一,将创新型思维作为内驱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路径之选,是落实重大战略举措的现实之需,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保障之基。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带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激发内生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由“跟跑”向“带跑”的重大转变。其二,将市场支持作为基础条件,以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让“创新”主体信心更足、动力更强、成长更快。新兴产业发展要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破解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创新活力、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准确把握市场,切实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其三,将人才培育作为关键环节。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要不遗余力地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优化创新生态,通过“柔性引进+最优利用”的方式,加大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引育力度,积极探索“适销对路”人才的道路,突出“高精尖缺”的导向,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人才紧跟产业走,产业依靠人才兴”,壮大产业经济新动能。
另外,要从“实”字上加速经济发展。将实体经济发展有力转化为全省、地方发展的“高质量”,让问计于民、因地制宜成为常态,进一步开启湖南“金钥匙”。为此,不断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融入国家和省重大区域战略为抓手,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能力。要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巧借外力补齐农村区域经济短板,探索发展“旅游+生态养老”“旅游+民族文化体验”“旅游+红色教育”等旅游新地,促进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富民优势。要实打实聚焦群众就业致富,开展实施“春风”行动、技能培训“提质”行动、困难群众“帮扶”行动,支持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落实好助企纾困系列政策,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为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红网
作者:唐海洋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