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丨“见微知著”方能“行稳致远”

来源:红网 作者:袁媛媛 编辑:陈晓丹 2023-03-02 16:20:00
时刻新闻
—分享—

朝阳banner.jpg

□袁媛媛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的必由之路》。文章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只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走好全面从严治党必由之路,广大党员干部强化自我约束、善于见微知著,这一内因尤为重要。全面从严治党,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加强党风建设,是对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深刻诠释,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坚定决心。党员干部自觉走好全面从严治党必由之路,当守护好思想园地,从细微之处出发,不断涵养不能腐、有所为、有所获的内在自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纵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不难发现一个共性特征,那就是面对诱惑和考验,贪念刹不住车。以贪腐、“躺平式”干部等个案为警醒,广大党员干部应树立对党纪法规的“敬畏之心”,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红线意识,自觉带上党纪法规的“紧箍咒”,严格执行党内法规,不打折扣、不求变通。同时,还要配备好“党纪严明”的“放大镜”。戴着“放大镜”去看待自己身上的细小问题,避免因小失大,阴沟里翻船,及时将贪污腐败、懒政怠政等作风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百姓之事无小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心无百姓莫为官》一文中写道:“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我们应时常带着这样的关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聚焦老百姓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把小事办实,难事办好,让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茶米油盐、衣食住行的点滴中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获得感源于担当作为,源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源于将老百姓反映的小事小问题,当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发展进步的大事、要事来办。唯有如此,才能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更可持续。

另外,衡量党员干部工作成效如何,老百姓满不满意是必要条件。老百姓的满意度,恰恰体现在了民生问题等小事小节上。于细微之处见真章,让每件小事都看到成效,这便是党员干部最大的收获。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办实每一件小事,收获大写的人生。另一方面,还要勤掸思想尘,多思己之过,以水滴石穿、锲而不舍的精神切实做到自省、自警、自律,从而保证自己思想上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同时,还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与任何有损党和国家利益、殃及百姓福祉的违法乱纪等行为斗争到底,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号行稳致远、笃定前行。

来源:红网

作者:袁媛媛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47/94/1239640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