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汤建军:洋务、维新、革命三派对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梦及其历史启示

来源:红网 作者:汤建军 编辑:陈晓丹 2023-03-16 17:05:44
时刻新闻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矢志奋斗的崇高理想和美好憧憬。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如是说:“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我们知道,美西方因为先于中国走上现代化(工业化)道路,实现了大国崛起,他们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大门。自鸦片战争后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被强行卷入世界现代化浪潮。一些中国先进分子特别是一代又一代湘籍仁人志士,发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之湖湘精神,先后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文化”“革命”等,以救亡图强,这为今天中国式现代化起到思想启蒙、改革试错和实践探索作用。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席代表湖南隆回人魏源认为,坚持“经世致用”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其最有名的主张,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因而,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代表魏源也就成为了中国近代化即工业化的思想启蒙家。他写的《海国图志》一书被日本人奉为国宝,对日本“明治维新”起到了巨大影响。在魏源思想引导下中国近代化主要历经了以下三个阶段、三种派别,尽管没有取得成功,但都在局部有实际进展,极大影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也为中国共产党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历史重任创造了条件。

先是洋务派探索近代化梦想。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主要宗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央的主要代表是以恭亲王奕訢、瓜尔佳·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宗亲贵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他们掀起了一场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主张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还有民用工业,比如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同时,筹划海防,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等活动。这都是洋务派主张在经济、军事、和教育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比如,湖南湘阴人左宗棠就是中国近代化(工业化)的先驱者。根据史料记载,1866年,左宗棠创建福州船政局,他既从外国订购造船机器、轮机和船槽等,又聘请西方工程技术人员,建立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新式造船厂。他创设船政学堂“延致熟习中外语言、文字洋师,教习英、法两国语言、文字、算法、画法,名曰求是堂艺局,挑选本地资性聪颖、粗通文字子弟入局肄习”,为中国海军及航海事业培育大量人才,被孙中山称誉“船政足为海军根基”。他担任陕甘总督时,引进西方先进设备、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创办西安机器局、兰州制造局、兰州机器织呢局;勘测开矿,引进西方先进设备技术用于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民族企业,还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洋务派经营的这些近代企业,是在不改变封建统治为前提下所办企业,具有很强的对外依赖性、封建性和一定程度的垄断性。因此,洋务派要在中国兴办近代工业企业和筹办海防,都不得不在工业技术、资本乃至管理上受帝国主义的左右和牵制。因而也就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控制。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遭到了失败,攻陷北洋海军的基地威海卫,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虽然主观是为了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根本目的还是维护满清朝,其客观上对中国近代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再是维新派探索近代化梦想。以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主要代表的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因受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刺激,他们觉得仅靠学习西方器物难以救国,主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而得名。他们提倡新文化,主张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还积极从事变法的理论宣传和组织活动,先后在北京、上海、湖南等地建立强学会、时务学堂、南学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谭嗣同,他是湖南浏阳人。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的绝命诗句。1898年,他参加领导戊戌变法,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其实,他早就决定以死来殉变法,用自己的生命与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坚决的斗争。他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开议院,倡议民权,限制君权,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主张振兴实业,发展经济;思想文化上,它传播民主政治思想,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学说,对中国传统的伦理纲常进行深入批判,对促进人民的觉醒,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起到了重要启蒙作用,这些都为较完全意义上的旧民主革命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

最后是革命派探索近代化梦想。革命派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其基本主张是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并展开激烈的争夺和角逐,中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实际上成为了“洋人的朝廷”。孙中山、章太炎、邹容、蔡元培等,还有黄兴、陈天华、谭人凤、刘复基、焦达峰、蒋翊武、陈作新、覃振、黄钺、章士钊、蔡锷、宋教仁等一大批湘籍革命家投身辛亥革命,为推翻封建王朝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比如,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黄兴,他就是辛亥革命先驱和领袖。他走的是一条秀才造反的道路。1896年,黄兴在城南书院求学期间就顺利通过县、府、院试,考中秀才。他喜好军事,曾请日本军官教他军事课程,每天清晨必练习骑马、射击。1903年创立华兴会。1905年,黄兴在日本与孙中山一起创建同盟会,随后即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革命分子、组织武装起义。1907年他先后参与或指挥了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1910年组织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组织黄花岗起义。尽管这些起义都失败但他愈挫愈勇。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他赶到武汉,作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黄兴任陆军总长。1916年10月31日,他病故于上海。章太炎写挽联称赞黄兴:“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革命派与改良派主要表现在手段的不同,革命派主张使用暴力手段,而改良派主张非暴力。此时中国民族资本经济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外国和本国政治势力的限制和阻碍。由于民主力量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中外勾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帝制,但果实最终被袁世凯夺取。

综观三派,他们一致的地方主要是三点:一是目的相同,都有挽救民族危亡,谋求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愿望;二是方法相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三是经济上都主张发展工业,采用机器生产,发展工商业等。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阶级立场不同。洋务派是地主阶级代表,而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二是政治主张不同。洋务派主张政治上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而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三是救国思想不同。洋务派采用西方的先进科技维护封建制度,维新派向日本学习,主张改良政治,资产阶级革命派向美国学习,废除君主制,实行总统制。

从以上三派探索中国近代化历程来看,尽管受时代局限,但他们的思想主张及其实践运动都真实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对于中国近代化的憧憬与追求。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这些探索给人以深刻历史启示。这充分表明,在不彻底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不彻底变革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上层建筑的情况下,中国工业化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就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国共产党人不愧为“两个先锋队”,正在加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中强调,要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经百年,我们党真正大踏步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与以资本中心的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迥然不同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新时代十年,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美好前景。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我们党领导团结人民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历经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和惊天动地之伟大变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两大奇迹。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有历史担当、历史自觉,不仅善于砸碎一个旧中国,而且善于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中国。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来源:红网

作者:汤建军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47/50/1245390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