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竹梅
2月10日,2023年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会议通报了2022年度全省林长制工作评选结果和第三批湖南省森林城市名单,总结2022年工作,并对新一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会议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林业发展,打好打赢林业阵地“发展六仗”,着力提升“一江一湖一心三山四水”生态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作出新的林业贡献。
“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绿色家园,是“母亲”,是“摇篮”,慷慨无私地给予了我们许多许多,精心呵护我们的家园已经成为人类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国人民的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人们共同的追求。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先生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却充满了哲理,很值得我们,特别是党员干部们深思。自然是善良的,慷慨无私地向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养育着人类,但一旦遭到严重破坏,一系列生态灾难随之而来,对人类的伤害将比屠夫更甚。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林业发展至关重要,森林覆盖率直接影响着当地的气候、降水等。唯有尊重自然,积极地把握自然发展规律,然后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进行森林营造、草地保护修复,才能真正实现自然环境的“和谐”,才能让大地母亲有尊严。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面对日趋恶化的自然环境,全人类都在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正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作出的英明决策。湖南要求各级党政部门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发展,也是顺应自然的诠释。抓住发展契机,有规划、有目标地大兴植树造林之风,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必须要走的文明发展之路。统筹林业发展唯有坚定“可持续发展”这一方向性,才能让大自然永续为我们服务。
放眼全球,由于人类不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已经让地球母亲百孔千疮。保护自然,保护母亲,就成了我们最崇高的职责。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近年来,“湿地保护”又成为热门词汇,各地的“湿地公园”等应运而生。湖南拟在2023年实现营造林390万亩以上,草地保护修复7.5万亩,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保持稳定,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0.54%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86%以上……正是顺应时代发展之举。
“和谐共生”谋发展,“三山四水”展新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力度推深做实林长制,全方位维护生态安全,全领域实施生态保护”是新的一年里林业发展的总思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深入打好打赢林业阵地“发展六仗”,环境治理上治标更治本,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是新时代赋予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让我们行动起来,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进程推向新的高度。
来源:红网
作者:何竹梅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