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致新春丨以“年”为名,共赴一场“新”的盛景

来源:红网 作者:刘昱 编辑:陈晓丹 2023-01-21 17:18:58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图片

□刘昱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悄然中,农历新年又到了眼前。

当春节的钟声恰逢疫情阴霾渐散,当乡愁的长度被归家之旅标刻,当绚烂的烟火连同飘散的年味,透过全身每个毛孔激发着人们对癸卯新年的憧憬,一场以“年”为名的仪式,正在广袤的华夏大地喜庆上演。

农历,这一古老的时间尺度,不仅承载着独特的日月信仰,也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其中,春节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节庆符号,更塑造着人们关于“我是谁”的共有文化理念。

每年此时,“年”的仪式感勾勒出人们对伦理亲情、文化根脉的认同与坚定,贮藏传承起丰富的集体记忆。节日及其所扎根的土地由此热闹起来,轮流讲述关于爱与美好的中国故事。

于是,我们看到,那一个个如同大自然中候鸟一般的身影,他们风尘仆仆地穿越大半个中国,只为让家乡的面孔从方寸的手机屏幕与无限的思念中跳脱出来,于炽热的故土上,感受家的温暖、年的欢愉。

我们看到,一盘盘佳肴被端上年夜饭的餐桌,传递着“年年有鱼”“步步糕升”的祝愿;一盏盏夜灯为除夕守岁而留,团聚、祈福与希望浓缩于这个夜晚;一缕缕青烟摇曳于田野之间,寄托着后辈虔诚祭拜的哀思。

我们还看到,从传统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到如今的“到三亚看海,去新疆赏雪”“云上抢红包,电子拜年卡”,在年复一年的岁月长河里,新年愈新,而年俗不俗,古老春节与年俗文化正在不断长出新的嫩芽。

其实,春节不仅是岁月印痕的见证、信仰眷恋的归属,更是生活节律的更新、辞旧迎新的象征。

“一年之计在于春”,由此可见,春节之“春”的意蕴隽永。这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更携带着个人对“小家”新一年生活的期盼与渴望,以及对祖国母亲这个“大家”新一年征程的笃定与信心。

金虎归山去,玉兔迎春来。

过去一年,时代把富饶、幸福、美丽带入中国的发展,我们以虎虎生威、虎步奔腾的昂扬姿态稳步前行。我们在不确定中捕捉确定,在大开大合中寻找未来,我们一路走来一路歌。而新的一年,我们当擦亮梦想再出发,以“兔”飞猛进的姿态激荡起发展的“一池春水”。

百围之木,始于勾萌;万里之途,起于跬步。

1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23年春节团拜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即将过去的壬寅虎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团结奋斗,凭着龙腾虎跃的干劲、敢入虎穴的闯劲、坚忍不拔的韧劲,书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希望与挑战并存。这些都标注着癸卯兔年注定不凡。

驻足在这个新年的起点上,需要我们用满满的仪式感,将这种心手相连的家国情怀化为新一年奋进的力量,迎春接福,拥抱新气象。

为了“钱袋子”更鼓、“烟火气”更旺、“幸福感”更强,新年开好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春节作为一年伊始,带着熟悉的味道与喜庆的颜色,带着处处洋溢的喜庆安详与天伦之乐,凝聚成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新岁启封,福兔呈瑞。

此刻,从大雪纷飞的北方到暖意温存的南方,这片由红灯笼装点的土地正沉浸在阖家欢乐的祥和氛围之中。不久,癸卯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将会洒下,满载诚挚的祈愿。让我们共同在这场以“年”为名的仪式里,整装待发,共赴一场“新”的盛景。

新春快乐!

微信图片_20220727233510.gif

来源:红网

作者:刘昱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45/65/1225612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