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觉
1月14日上午,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省人民会堂隆重开幕。9时整,省委书记、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张庆伟宣布大会开幕,全体人员起立齐唱国歌。在热烈的掌声中,省长毛伟明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政绩,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发挥社会保障的稳定器作用,加快健康湖南建设,用心用情办好“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新征程,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人民至上”,做到为民倾心、为民奉献、为民作为,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真正站稳人民立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谱写出更精彩的湖南民生答卷。
基层干部要牢记嘱托,肩扛使命,勇挑重担,敢于奉献,甘当“三农”工作“躬耕人”,为提升“三农”幸福指数提供动力支撑。
以“真心实意”的姿态关心农民。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调研,向现场采摘的果农了解今年苹果收成,同老乡们亲切交流,询问苹果种植技术、采摘方法、品种质量、销售价格、村民收入以及如何发展苹果种植和其他产业等,老乡们一一回答。基层干部要像习近平总书记一样,坚持从农民群众中来,到农民群众中去,时刻把农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落到实处。要坚持把理想信念、宗旨、纪律、规矩常挂于心,践于行,要把农民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要经常迈开步子、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农民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多踩一踩盐碱地,多嗅一嗅泥土味,多听一听乡里音,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发展之要,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把上级的部署要求化为具体方案、变成具体措施。要始终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保持血肉联系,办好村民群众的急愁难盼的事,让湖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得到新提升。
以“锐意创新”的姿态振兴乡村。破解乡村振兴中创新发展与因循守旧的矛盾和难题,需要具备在农业改革之路上勇当先锋的“拓荒牛”精神。大力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新农村发展势态。进一步完善湖南农村基础设施,打造农村路净、水清、灯亮、房屋靓的美丽乡村景色。用创新发展理念在“三农”工作中开拓新局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湖南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乡村面貌变化显著、发展活力充分,接续湖南乡村振兴提档升级。
以“真抓实干”的姿态发展农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考察时强调, 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眼下,乡村还未全面振兴,乡村治理还未实现现代化,农村无论是在产业发展、文化需求、党建引领等方面还是与城市存在不平衡的现状。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隐功”与“显绩”的矛盾和难题,需要党员干部发扬“功成不必由我,功成必定在我”默默付出的孺子牛精神。破解乡村振兴中各种利益冲突和难题,需要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无怨无悔的孺子牛精神。在农业政策制定和落实方面要始终践行孺子牛精神,真正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湖南乡村振兴等发展大潮中“攻山头”“啃骨头”,增强主动担当作为的本领能力,干出新气势,干出新风貌,干出新成效。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基层是磨练干部成长的“大熔炉”。湖南的基层干部要在党对农村工作的引领下,团结群众,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以务实担当的责任感,以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为全面提升湖南“三农”幸福指数砥砺奋进。
来源:红网
作者:陈觉
编辑:刘昱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