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会网评丨民生保障有温度 幸福味道更香醇

来源:红网 作者:袁平桥 编辑:陈晓丹 2023-01-18 14:56:32
时刻新闻
—分享—

679b1f4d-8728-450c-844f-aa7ca67a.jpg

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现场。

□袁平桥

17日晚,记者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议案建议组获悉,本次大会共接收代表议案8件,代表建议1434件。代表们聚焦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声,“呈现了站位高、选题精、数量多、内容实的特点,体现了代表心怀中心大局、心系群众冷暖的责任担当”,会后这些“金点子”将变成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因此省两会意义重大。带着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决心和信心,带着对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实践的憧憬与期盼,来自全省各地的代表委员们共商发展大计。

两会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两会的召开既有“含金量”,也有“含情量”。“含金量”自不待言,而“含情量”说的就是民生情。就业好、收入高、教育强、医疗棒、环境优……民生实事,既货真价实又情真意实。每一个“与我有关”的民生实招、硬招,既是满满的民生“大礼包”,亦是切实有效的“定心丸”,让老百姓有想头、有盼头、有奔头,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南实践就会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

“人民至上”是贯穿始终的价值追求,“为了人民”是念兹在兹的深情牵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会时刻,百姓的关注与期盼注定会井喷而出,它们是一份份问卷,也是一个个重托。两会召开既是检验民生答卷之时,也是补齐民生短板的契机。如何呼应民生需求,既是发展之问,也是治理之道。比如,学位对应着读书难的问题,厕位对应着如厕难的问题,床位对应着就医难的问题,车位对应着停车难的问题。这些目标虽小,却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作为时代的发展考题,关联人民的幸福指数,也是“国之大者”。

经济要发展,民生要改善。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有关民生的话题仍然占据重要篇幅。其中,湖南省将在教育、卫生、养老、婴幼儿照护等多个领域持续加大基本民生投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这些直抵民心的民生承诺,既是老百姓的美好向往,更是党和政府的殷殷牵挂。我们要在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群众身边的事情做起,着眼民生、为民谋福,盯紧民生难事,在稳住就业“基本盘”、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便捷的社区生活服务圈等方面聚焦发力,做好民生“综合题”,不断让民生清单变为人民群众的“幸福账单”。

百姓有重托,代表委员有责任,国家发展有方向。对待民生事项,只有哪壶不开提哪壶,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南实践才能增添幸福味,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建设动能。在政府不断呼应民生期待中,以点点滴滴的改变汇聚成百姓的“幸福增量”,变成群众的“小确幸”“大幸福”。

来源:红网

作者:袁平桥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45/52/1224511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