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丨绷紧生态之弦,建设“绿水青山”的现代化

来源:红网 作者:陈觉 编辑:陈晓丹 2023-06-05 20:34:48
时刻新闻
—分享—

□陈觉

6月5日,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山东省政府联合举办的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济南举行。活动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新的视野、新的认识、新的理念,深刻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赋予生态文明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保护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平衡和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党员干部必须强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入脑入心。要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将生态环保知识科普到每一户家庭,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要当好环境保护的义务宣传员,推动形成人人争当环保志愿者,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风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绝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仅停留在嘴上,而不落实到行动上。要结合自身的岗位职责,做好身边的环境保护,同时带动身边人成为环境保护的建设者,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发展。要身体力行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爱护环境,从小事做起,把环保变成一种习惯,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少开一天车、少使用一个塑料袋开始,让绿色低碳的生活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习惯。要积极组织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宣传实践活动,切实发挥带头作用,共建生态文明,让人民群众共享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硬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党员干部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员,敢于同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要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周边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信访、电话、网络等方式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并跟踪督促有关职能部门解决好问题。要守住生态“底线”,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危机意识,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时刻紧绷生态环境这根弦不放松,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的现代化国家。

来源:红网

作者:陈觉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40/97/1272776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