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宇 黄欣
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新时代呼唤着中国青年,新征程激励着中国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热实践中,青年朋友要勇于淬炼自我,不负重托,用满腔的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满身的泥土地气躬耕不辍,精业笃行;满脸的英雄豪气乘风破浪,开天辟地,成为新时代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
要淬炼“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书生意气。在风华正茂的青年阶段,要不断增强自身本领,树立远大志向,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青年当立青云之志,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中这样形容青年毛泽东,“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和毛泽东同志一样,最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改变整个中国面貌为己任的很多先辈们都是在意气风发的青年阶段毅然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的前途命运。1921年,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这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与会者平均年龄28岁,百年大党最初就是由这样一群年轻人成立起来的。“青年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奋斗两个字写在每一代中国青年的基因里”,青年人就要在释放青春激情中不懈奋斗,在追逐青春梦想中履行担当,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要淬炼“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泥土地气。在青年探索的实践阶段,要深深扎根土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做肯接地气、笃行不怠之人。年少的袁隆平梦想成为飞行员,渴望驾驶战机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期间,空军到学校选拔飞行员,袁隆平积极报名参加,过关斩将,成为众多报名者当中八位最终胜出者之一。后因战事好转,他未能圆梦蓝天。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在那里,年轻的袁隆平立下了一个远大的、终身的志向:一定要解决中国人的粮食安全问题。为了实现梦想,造福人类,他一头扎进了田间地头,整天在太阳底下晒,在田地里面踩,尽管未能翱翔蓝天为国战斗,但他却在中国大地上为国鞠躬尽瘁,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耕耘者。人们眼中的袁院士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正是怀着这一身浓厚的泥土气,才让他的功勋写在了中国大地上,也写在了世界大地上。这是扎根土地的执著与热爱,也是脚踏实地的奋斗与坚守。袁隆平曾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青年人更应做一粒好种子,好种子只有深深扎根在土地,汲取大地的力量,稳步走在大地上,才能踏遍山河,走出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路来。
要淬炼“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豪气。在青年追梦的蜕变阶段,要敢想敢为,善作善成,做肩负使命,践行初心之人。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豪气干云,青年激情豪迈。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敢想敢为,担当使命,有“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气魄,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胆识,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这就是青年的英雄豪气。发出“你退后,让我来!”铁一般命令的排雷英雄杜富国,许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深情诺言的戍边英雄陈祥榕,勇攀科技高峰的“光子神兵”潘时龙,毕业后毅然扎根基层助力脱贫攻坚的黄文秀,守护着逆行的白衣天使们的快递小哥汪勇,还有喊出“总有人需要站出来,我们年轻人先上”口号,共筑“防火长城”的无数“火焰蓝”“橄榄绿”……他们都是具有英雄气概的当代青年人。青年人的英雄热血如初春,如朝阳,如百卉之萌动,必将融入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壮大之中。
青年从来都是未来的希望,是祖国蓬勃发展的推动力量,党和人民的事业寄托于青年。青年的书生意气,壮志凌云;泥土地气,勤耕不缀;英雄豪气,战天斗地。青年淬炼“三气”,青春尽显本色,每一个青年人都要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作者潘俊宇系湖南农业大学讲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黄欣系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红网
作者:潘俊宇 黄欣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