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丨以“湘字号制造”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来源:红网 作者:常平 编辑:陈晓丹 2022-11-07 17:37:09
时刻新闻
—分享—

2d3ebe4c-6c99-4c35-b473-20d631d27a5c.jpg

工程机械是湖南走向世界的“金色名片”。

□常平

近日,工信部发布的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公示名单,湖南有8家企业入选“单项冠军产品”。这8家企业及其产品包括湘潭市恒欣实业有限公司的智能矿用架空乘人装置、湖南中冶长天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的烧结成套设备、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的列车运行记录装置、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电力机车,等等。

作为制造强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湖南有基础、有地位、有优势。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湖南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全国制造业31个大类在我省均有布局,装备制造、材料等产业过万亿,11个工业产业过千亿,形成了高速轨道交通、超级计算机、磁浮技术等引以为傲的湘字号制造“名片”,给产业集群林立的湖南极大信心和鼓励。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对新时代培育发展世界级产业集群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探讨中国式产业集群发展路径、丰富完善中国特色产业集群理论提出了新命题。

是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在产业转型升级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务实湖南在先进制造业的赛场上奋勇前进,勇做开路先锋。思路决定出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始终把制造业摆在重要位置。省委、省政府围绕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实行省领导领衔联系产业集群(产业链)制度。每个产业集群(产业链)建立“8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即一个规划、一个专班、一个团队、一批园区、一个对接平台、一批优质企业、一张产业“长短板”动态表、一个专属政策包。经过深耕布局,全省新增3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服务平台、5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重点产业集群(产业链)累计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及转化平台1663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42个。这是湖南坚定世界级水平建设目标,强化卓越产业链建设,创新产业链培育机制,全力优化政策配套资源的结果。

此次制造业单项冠军方面的亮眼成绩离不开湖南省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务实举措。早在2019年,长沙就发布了《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类小巨人企业认定办法》,通过设立专门的指标体系,为全市中小企业找准“专精特新”落脚点。同时,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工作的指导,做到精准认定、精准指导。先后累计建设国家小微两创示范基地1个,建设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3个,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核心服务机构5家;认定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核心服务机构42家,以平台创建带动服务能力提升。截至目前,长沙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3家。可以预计,下一批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将从它们中间产生。

建设制造强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要有敢争世界一流的雄心与目标,又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一个一个项目抓,一个一个难关攻。惟其如此,方能积厚成势,加快提升现代产业体系,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也将越走越宽广。

来源:红网

作者:常平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2/11/07/1201987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