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来源:红网 作者:徐永霖 编辑:唐盈 2022-09-20 11:32:24
时刻新闻
—分享—

朝阳banner.jpg

□徐永霖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扛起全面从严管党治吏的政治责任,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

选人用人,古来有之,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人事管理制度、组织管理经验甚至典型的成功案例不可谓不丰富,不存在占据相当比例的“不能上”“不能下”的情况,更不可能有“完全不能上”“完全不能下”的情形。群众反映强烈的、不能接受的,是“具备了充分的能上条件但没有上”和“具备了必要的能下条件但没有下”。“能上能下”的本质是让非常态的事情常态化,我们孜孜以求的是一种触发机制:在“能上”方面,只要条件充分就能上;在“能下”方面,只要条件必要就要下。

当前,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有了明确的条例和规定,已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但如果执行不力,再好的条例和规定也会成为一纸空文。为此,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必须加强对现行条例和规定在实践中执行效果的跟踪督查问责,对执行不力、履职不严的,必须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于整改不力、打折扣、搞变通的,必须严肃追责。只有使条例和规定切实落到实处,促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常态化,才能让肯干事、敢负责、善成事的人“上得来”,让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人“下得去”,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一方面,增强选拔任用干部的透明度是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过程中要切实践行群众路线,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当作衡量其工作实绩的首要尺度,用科学的干部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对其进行全方位考核,在一定范围内将考核结果予以公开,并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职务调整有效地挂起钩来,努力做到让“上”的人理直气壮,让“下”的人心服口服。增强选拔任用干部的透明度,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带病提拔”“边腐边升、边升边腐”等情况的发生,而且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年轻干部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营造出乐于奉献、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完善干部“下”的出路安排是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的现实要求。干部能上不能下是当下干部任职制度改革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现阶段实现领导干部能下的关键,是把那些没有明显过错、没有违纪违法行为但在其位不谋其政、过太平日子的干部及时调整下来,这对各级组织部门也是个严峻的考验。解决领导干部能下的问题,不是简单地“一下了之”,而应正确地把握政策界限,视领导干部的一贯表现和工作需要作出妥善安排和科学使用。对于不适宜担任现职被调整下来的领导干部,要加强组织关怀,针对他们的不足,为其安排合适的岗位,或者有计划地选派到培训基地、党校接受教育,如果表现优秀、时机成熟,可以再次调整到重要岗位或提拔重用,形成“下”的干部能够再“上”去的制度机制。同时,要引导“下”来的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通过接受教育培训和自我反省,振奋精神“二次创业”,以崭新的面貌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争创佳绩。

干部能上能下,才有源头活水。这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只有持续坚持举直错枉、贤进庸退的用人导向,才能不断唤起干部“无功便是过、平庸就是错”的干事创业激情,净化选人用人环境,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来源:红网

作者:徐永霖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2/09/20/1184887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