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家
株洲,一座湘江边的工业城市,近年来在“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上持续发力,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培育制造名城。目前,株洲市入选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25家,以58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稳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
小企业有大事业,小巨人撑起大创新。中小企业一端连着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一端连着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是中国就业韧性、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强国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关键主体。从“手工小作坊”到“制造大工厂”,从“零基础”技术攻关到助力“智造”大国崛起,一大批中小企业勇立潮头、大胆创新,聚焦实业、作精主业,在细分领域默默耕耘,练就独门绝技,成为“单打冠军”“配套专家”,用主导产品不断“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解决产业链上“断点”问题,突破“卡脖子”难题。面对外部因素冲击和疫情影响,经受住材料价格上涨、订单不足、出口受限等复杂严峻考验,生产经营保持稳定复苏态势,实现快速健康发展,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坚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树立了榜样。
国家兴旺离不开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繁荣也离不开国家大力扶持。十年来,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力度之大、出台政策之密集、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和机制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显著改善,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小企业法律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在发展环境、财税支持、融资渠道、攻关服务体系等方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支持体系。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梯度培养体系,显著提升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我国已培育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创新力、竞争力、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
持续加强培育扶持力度,让专精特新之路越走越宽广。中小企业经营灵活、决策效率高、市场针对性强,但也存在培育周期长、体量不大、抗风险能力较差等困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发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激活内生动力,持续加大创新力度,聚焦关键领域、瞄准薄弱环节、深耕细分领域,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要持续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营造“放足好水、养好活鱼”的健康生态,各级政府要在支持服务上多做加法,在管理约束上多做减法,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茁壮成长。要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推出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属金融服务产品,解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痛点堵点难点。围绕产业链促进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形成协同、高效、融合的创新生态,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来源:红网
作者:汤家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2/09/13/11821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