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21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点评电视电话会议在长沙召开,14个市州在分会场参加了会议。湖南省连续5年打响污染防治“夏季攻势”,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显著提升。对标中央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擦亮生态环境底色,水生态保护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在湖南省“迎接党代会,谱写新篇章”建言献策活动中,不少网友就“生态环保”问题提出了许多“金点子”,其中很多就与水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而水生态保护是生态保护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久久为功,切实打好水生态环境“保卫战”,守护好“一江碧水”。
做好“水”文章要坚持修复先行。水环境污染由来已久,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们欠下了一大笔环境污染的“历史旧账”,需要我们花大力气进行整治。因此,要通过科学治理,让水资源“变害为利”,通过加强保护,让水生态“永葆绿色”,通过合理利用,让水经济“流金淌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做好“水”文章要注重疏堵结合。治水如治国,不能简单一禁了之,而是要疏堵结合、综合施策,用好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论,把水污染防治、完善防洪减灾体系、集约利用水资源、水土流失治理系统地统筹起来,坚持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切实守住生态保护底线和红线,提升经济发展“成色”。
做好“水”文章要紧扣发展主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从来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长久。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不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寻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平衡,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自觉扛起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和工作责任,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之大者”,用心、用情、用力书写好“水”文章,让三湘四水“青山依旧,碧水长流”。
来源:红网
作者:黎蕾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1/11/04/10362900.html